芝山街道垃圾分類督導員向群眾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芝山街道 供圖)
文明風8月13日訊(通訊員 胡欣悅 黃熠)城市因文明而美麗,生活因文明而精彩。為打造靚麗整潔的街道環境,優化市容市貌,薌城區芝山街道嚴格對照“掃干凈、擺整齊、好秩序”要求,認真梳理分析,對標對表找差距,強化協調溝通,以文明實踐行動推動城市文明新風尚,提升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感,讓文明實踐“動起來”轉化為城市面貌“靚起來”。
一、街道精準“亮劍”,整治促效能
芝山街道綜合執法大隊率先開展市容市貌專項整治,緊盯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戶外廣告雜亂無序等痛點、難點,以“疏堵結合、分級管理”為手段,確保市容整治持之以恒保成效。直擊占道經營。結合仙景路(綠洲富城段)地處城鄉接合部、外來人口多、流動攤販多的特點,組織開展流動攤販整治行動,累計勸導規范流動攤販100余個,勸導噪音擾民25次,立案查處4起,持續將有“違”必“糾”必“治”貫徹到底。及時清運垃圾。常態化開展生活垃圾清運工作,以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條件為導向,重點深入背街小巷、沿街店面和小區樓道等進行徹底清理,全面提高社區衛生環境清潔水平,累計清理亂堆亂放150余處、23車,樓道清理50車次。清理戶外廣告。針對轄區內未經審批或過期的散亂、破損、占道廣告設施展開統一摸排和集中清理,切實整改戶外廣告設施違法違規設置、存在安全隱患及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拆除散亂破損廣告牌7個,占道燈箱15個,著力消除安全隱患,提升城市空間視覺品質。
二、社區精細“繡花”,治理提勢能
芝山街道著力夯實社區責任、明確創城目標,持續發揚“工匠”精神,用足“繡花”功夫,精心打磨每個細節,圍繞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要求,扎實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向縱深發展。強化“門前三包”。解決城市精細化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長效機制,結合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深入商家發放“門前三包”責任內容宣傳單,勸導商家自覺遵守“門前三包”責任要求,提高商家對維護市容市貌街道和環境衛生的責任心和自覺性,真真正正還路于民。開展綠地清雜。針對夏季綠地雜草叢生、蚊蟲滋生的現狀,林內、上坂社區主動激發居民創城活力開展綠地地毯式清理工作,著力清除“四害”滋生地,同時定期開展消毒消殺,確保綠地內干凈整潔、無垃圾、無衛生死角,清雜活動累計出動居民54人、清運垃圾2.5噸。規范服務場所。嚴格落實社區便民服務大廳“一米線”標識、志愿服務站、疫情防控和文明禮儀提示語等要求,努力達到“為民、便民、利民”的工作成效,同時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規范工作制度和組織架構,著力 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臺。
三、社會精致“添彩”,服務增動能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進程中,芝山街道全力盤活“志愿紅”“分類綠”“執法藍”資源活動,在美化城市環境的同時豐富城市內涵,通過治理主題活動為創城工作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志愿紅”參與文明勸導。隨著周邊大型綜合商場和農貿市場的逐漸完善,附近路段無形中成為了人流主要聚集地,為保障群眾正常出行,志愿者針對不文明停車現象進行現場督導,確保停車規范整齊,引導市民養成“規范停車一小步,文明創建一大步”的文明停車意識。“分類綠”助力垃圾分類。以打造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為目標導向,完善“一館一園四驛站”,推廣“互聯網+分類回收”新模式,累計招募69名督導員,深入社區開展活動15場,發放宣傳手冊共計3000余份,著力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增強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責任感。“執法藍”督導大型商超。為有效整治生鮮超市“臟亂差”現象,芝山街道結合疫情防控要求深入中閩百匯、新華都和嗨馬菜市場等商超開展督查整治工作,著力解決制約農貿市場管理的瓶頸和頑癥,營造文明有序、干凈整潔的購物環境,努力提升城市品質。(薌城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