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致第32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賀電: 在第3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全團同志表現出色,取得38枚金牌、32枚銀牌、18枚銅牌的優異成績,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黨中央、國務院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8月8日新華社)
第32屆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已落幕,但奧運精神永不落幕。中國體育代表團的運動健兒們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實現了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他們克服了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發揚了中國體育的光榮傳統,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當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選手們在賽場上爭鋒、在賽場下惺惺相惜、互相尊重,深刻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會精神,不僅激發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也帶動起群眾體育發展,為推動增強人民體質、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
運動不息,奧運精神不止。奧運會不僅僅是一次運動員的盛會,更是關乎全人類彼此命運的聯結。奧運會的雛形源于古希臘的運動會,追溯歷史,長達千年,《奧林匹克憲章》賦予奧林匹克精神的內容是“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奧運精神的提倡越發突出了人類對于和平和渴望。每當看到賽場上的那一抹中國紅,相信每個擁有中國魂的中國人都會澎湃不已;此次難民代表團也贏得了世界各方的關注,這些運動員們不代表自己的國家,而是聚集在奧林匹克五環旗下為夢想而戰。這是屬于體育的救贖,更是對全世界和平的呼喚。正如它的提出者顧拜旦所說,奧運精神是具有一種教育意義的精神,他能讓人們在加強道德修養之外,同時增強人的體質與全面性的人格。
奧運精神,歷久彌新。這屆奧運會上,菲律賓、中國香港等代表隊都獲得了自己在奧運會上的首金,也反映出奧林匹克運動在全球的發展進入了更加迅速、更為均衡的新階段。今年,中國很多“95”“00”后的少年運動健兒出征東京奧運會,他們中不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這樣的名校校友,甚至有些奧運冠軍在大學所學的專業,超過一半是非體育類專業,屬于真正的跨界高手,刷新了人們對新時代運動員的認知。這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奧運健兒,在廣大青少年中樹立起了全新的偶像概念。
奧運落幕,但精神未止。本屆奧運會展現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體育精神和人文關懷。中國田徑運動員蘇炳添打破亞洲百米紀錄,雖然未能奪冠,但全民為之鼓與呼,也贏得了日本媒體和網友的稱贊,日本媒體稱他為“亞洲飛人”,真正實踐了不以獎牌論英雄才是奧運精神,“參與”比“取勝”更重要不再是口號。
奧運會不是終點,是新的起點。我們要從中感悟新時代的奧運精神,弘揚奧運精神,抓住機遇大力推廣全民健身運動,并鼓舞人們在疫情下團結起來,積極面對挑戰,共創美好未來!(鼓樓區委文明辦 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