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們來現場接受紅色教育,不但要看,還要寫觀后感,讓他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暑期,廈門游客李先生特地帶上一家五口人,來到閩西革命老區長汀縣,參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等紅色遺址,感受先烈精神。和李先生一家人一樣,很多家長在今年暑期假期,將紅色主題游作為帶孩子出行的首選。(8月2日新浪網)
看紅色遺址、走“紅軍路”、唱紅色歌謠……暑假期間全國多地掀起紅色旅游熱潮。一群群游客懷著虔誠的心情,或組團、或自駕,前往瞻仰革命遺址,追尋紅色記憶,聆聽紅色講解,重溫黨的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據不完全統計,福建龍巖、江西井岡山等多個革命老區暑期接待游客數普遍比2020年同期翻了一番。
讓紅色旅游熱起來,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受更深。在線旅游平臺大數據顯示,在紅色旅游景點偏好上,游客對革命舊址、博物館、偉人故居的興趣最為濃厚。而在旅游體驗方面,沉浸式紅色教學受到廣大游客歡迎,通過穿紅軍衣、吃“憶苦飯”、重走“紅軍路”等來“還原”革命時代場景,游客能夠切身體會到革命先輩的艱苦,并得到精神上的鼓舞。
讓紅色旅游成首選,要更好對接游客的學習需要。暑期中全國多地掀起紅色旅游熱潮,反映了大眾對于黨史學習的需求大,更反映了紅色文化對游客的吸引力。可以看出,紅色旅游熱并不在一時,而是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來此參與紅色旅游研學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來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游客團隊絡繹不絕。隨著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穩步推進,紅色旅游線路假日期間受到游客熱捧,在參觀學習、緬懷偉人事跡中接受心靈洗禮、發揚紅色精神,在“唱讀聽看”中激發愛國熱情。
要將紅色旅游更好推進下去,需要做好“游+學”的常態大文章。我們不能單純將此與節假日掛鉤,更要常態化為游客做好服務,讓他們在紅色旅游中,積極參與體驗,通過參與紅色情景教學、觀看紅色舞臺劇、學唱紅色歌謠等現場體驗活動,深植紅色元素,享受紅色文化和文旅產業帶來的心體驗,這樣才能讓紅色旅游更具有核心競爭力。
當然,紅色旅游要更好激起熱潮,福建十大紅色旅游景點的做法,都值得打卡!當地把紅色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在觀光過程中幫助游客學習革命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以古田為例,當地除了投入資金修復紅軍在古田的革命舊址以外,還在節假日推出紅軍歌舞、紅色戲劇等演出活動,開發紅軍草鞋、綁腿、服飾等紅色體驗產品。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和載體,既吸引了廣大游客、拉動了文旅經濟,又很好傳播弘揚了紅軍精神和紅色文化。
紅色旅游只有多在“游+學”上多下功夫,才能讓每個暑期來的孩子品嘗到“游中學、學中游”的機會,讓紅色旅游更加寓教于游、潤心無聲!(晉安區文明辦 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