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右)冒雨幫助受困車輛脫困。(受訪者供圖)
“尋補黃”交通志愿者陳亮:
冒雨四處奔波幫助車輛脫困
“這個鋼絲繩不安全,我車上有專業的拖車繩,我來幫你。”8月2日傍晚6點多,天上的雨還沒停,翔安市政集團下屬市政工程公司員工陳亮,在前往農村公路開展防汛巡查途中看到有人正準備用鋼絲繩拉一輛受困的面包車,作為翔安“尋補黃”交通志愿服務隊隊員的他,立即下車幫忙。
“我看車子左后輪掉入路坑,底盤觸地,如果用鋼絲繩拉,受力不均勻時容易彈傷人。”陳亮隨即從自己的車上拿來專業的拖車繩,冒雨給受困車掛上,然后協助指揮疏導交通,幾分鐘后,便將受困車輛拖離現場。此時,他才發現自己的頭發和衣服已經全部淋濕了。
這是陳亮當天救援的第二輛車。此前大約3小時,在翔安西路積水地帶,陳亮等人也曾幫助一輛白色小轎車脫困。
“當時車上有老人和孕婦,我們讓她們留在車內,利用隨車攜帶的拖車繩開展救援……”陳亮回憶,當時積水太深,他怎么也摸不到拖車鉤,又擔心雨勢加大,于是決定放棄拖車,帶著在現場幫忙的環衛工人和車主一起用力將車推出積水地帶。隨后,民警趕到現場,眾人在雨中合力推車,將轎車推到安全地帶。
洪琳湖社區黨員志愿者葉燕霞:
幾十次撥打電話差點被當成騙子
葉燕霞是翔安新店街道洪琳湖社區工作人員。因為疫苗接種任務和抗疫工作,她已經連續加班一個多月了。每天一上班她就忙著打電話,組織社區居民到醫院接種疫苗,忙活到中午12點,休息一下吃個午飯,下午1點左右又投入工作。晚上,她還要到轄區一些小區大門口擺攤設點,動員居民打疫苗。
“最近疫情防控任務重,大家經常加班,工作強度比較大,導致小葉身體出現不適,但她一直忍著沒說。”社區黨支部書記洪海團回憶,上個月底,正在辦公室上傳數據的葉燕霞突然捂著肚子喊疼,身上一直冒冷汗,他立即帶葉燕霞上醫院就診。醫生診斷葉燕霞患的是慢性闌尾炎,盡管病情不算危急,醫生仍然建議最好手術治療。
“我先吃藥控制一下吧,等單位忙過這一陣兒再來做手術!”經醫生同意后,葉燕霞又回到工作崗位上奮戰了十幾天。
抗疫工作中還有個插曲,葉燕霞差點被居民當成詐騙分子。原來,她多次撥打轄區居民的電話,勸居民就近接種疫苗。“有些電話打了十幾二十次,被居民當成詐騙電話了。”葉燕霞笑著說。
截至目前,洪琳湖社區18周歲以上居民疫苗接種率高達93%。這離不開像葉燕霞這樣基層黨員志愿者的不懈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