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現代城市的底色,創建文明城市,就是不斷厚植城市文明底色。作為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全國文明城市一直被視為最具價值的“城市名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創城帶來的城市整體提升和市民文明素養的提高,是城市走向更高層次文明最深厚的土壤。
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需要全員參與。人以城為家,城以人為本。全員參與創城,要堅持問題導向,多渠道、多層級發動市民積極參與其中,參與不文明行為監督,發現和反映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市政設施、營商環境等各方面問題,推動問題及時整改,優化城市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千頭萬緒,說一千、道一萬,落實是最為關鍵的環節。不能將創建文明城市“創”在口號上、標語上,而應“創”在行動上、落實上。文明城市創建只有落地落實,才能推進城市文明建設不反彈、不退步,一點一滴不斷向前邁進,實實在在提高群眾獲得感。少喊不切實際的口號,少玩虛頭巴腦的花架子,尊重民意、改善民生,多做惠民利民的實事,將文明創建與改善民生相結合,人們自然會發自內心支持、參與創建活動,齊心協力,同創共建。
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難以一蹴而就,是一個持續改進、提升的過程。不論是食品安全、醫療衛生,還是交通秩序、社會治安,都需要在發現問題、改進問題中不斷完善、提升。創城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本質上看都是文明建設不平衡、不充分的結果。正因此,城市文明建設要堅持不懈地抓,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第一時間完善升級,堅決杜絕同樣的問題反復出現,使創建成果得到鞏固。
全員參與、行動落實、持續改進等一切工作,最終的落腳點都是推進文明創建不斷向前邁進。只有不斷向前邁進,我們才能越來越接近目標,使城市文明邁向更高層次。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既是一次城市的全面“體檢”,也是一次城市的全面升級。文明創建是一項利國利民、造福社會的長效工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十九大報告在展望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前景時,用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的描述。隨著城市發展理念和人們生活觀念的不斷進步,文明的涵義也在不斷拓展。讓城市更美好,讓民眾生活更美好,要求創城必須自我加壓,用更高標準推進創城工作,用繡花功夫精雕細琢文明創建,讓文明城市惠及每個人。(莆田文明網 孫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