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說,文明創(chuàng)建永遠在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挽上群眾勤勞之手,帶著一起干,使民生工作直達民心民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城市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中,通過“零距離”、“零懈怠”、“零容忍”,全面推進城市治理,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聯(lián)系服務群眾需要“零距離”。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圍繞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打造集線上呼叫式上門服務、線下小微式一站服務、互動體驗式科普教育為一體的便民生活服務平臺,實現(xiàn)由群眾“微心愿”點單,黨員干部“微服務”接單,逐步將零距離服務站打造成黨員先鋒站、政策宣傳站、民情收集站、群眾服務站,實現(xiàn)與百姓的“零距離溝通、零距離互動、零距離服務”。借助“城市大腦”,依托零距離服務站,充分發(fā)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用,豐富線上服務內容,針對群眾有特點的個性化需求,提升服務的質量和精準度,線下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服務隊,將零距離服務站的功能延伸至社區(qū)、村莊,擴大服務范圍廣度,將“為百姓辦實事”的工作,做細做實,真正實現(xiàn)服務群眾“零距離”。
解決急難愁盼需要“零懈怠”。堅持辦民生實事再多不怕多、再小不嫌小、再難不畏難,做到投入一年更比一年多,力度一年更比一年大,效果一年更比一年好,要以真摯樸素的情感換位思考,堅持以心交心、將心比心、用心換心,防止只想干一鳴驚人的巧事,而不愿辦群眾盼望解決的難事,切實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好上學、上好學;讓老百姓不出遠門就能看良醫(yī)、治好病;著力打通專業(yè)、職業(yè)、產(chǎn)業(yè)最短通道,讓更多畢業(yè)生好就業(yè)、就好業(yè)。破解“出行難”,一個個擁堵點得到疏通,一處處積澇點得到整治,一條條未通路相繼打通,破解“用工難”,結合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幫助企業(yè)招工,整治人力資源中介亂象,為重點產(chǎn)業(yè)出臺人才政策。
危害深惡痛絕需要“零容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就是侵害黨的肌體健康、動搖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事,必須立場鮮明絕不含糊,愛憎分明絕不手軟。我們馬不離鞍、韁不松手地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厲懲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強力整治違法建設、電信詐騙、無良中介、校外培訓亂象等突出問題。誰對“老大難”問題不受理,就要對誰進行處理;誰對老百姓不負責,就要對誰進行問責,要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挽上群眾勤勞之手,帶著一起干,使民生工作直達民心民意,要以牽掛的心態(tài)走進群眾,多走小街巷、少坐辦公室、多挑重擔子、不擺官架子;不搞呼朋喚友,多加群眾好友;與人民群眾坐在一起,想在一起、說在一起、干在一起,讓市民笑臉成為城市最美風景。(大田縣委文明辦高上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