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庭院
文明風7月26日訊(通訊員林孔鋒 張寒 芳文/圖)木雕、假山、各式盆栽、舊物改造、庭院秋千……連日來,壽寧縣竹管垅鄉傍洋村內一座由村民打造的“美麗庭院”,引來周邊村的干部群眾前來參觀、學習交流。
這座“美麗庭院”的主人是許仕斌。2019年,他退休后回到傍洋老家居住,利用閑暇時間就地取材,巧妙利用廢舊物,建起花園式小庭院。前不久,他又對庭院進行了提升改造。走進他的庭院,只見鮮花綠植錯落有致,景觀魚池別有巧思,還有藤椅可供休憩,令人感到愜意。在許仕斌的帶動下,傍洋不少村民也紛紛加入美化家園的隊伍中,將自家庭院收拾得干凈整潔。
許仕斌的庭院是竹管垅鄉創建“美麗庭院”活動的一個生動縮影。“美麗庭院”創建活動是竹管垅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該鄉按照“一戶一主題、一院一特色”的思路,制定“美麗庭院”創建工作方案,明確創建任務和步驟,并率先在竹管垅村開展“最美庭院”評比活動。之后這一模式逐漸在其他村進行普及推廣。
為推進“美麗庭院”創建順利開展,竹管垅鄉婦聯組織巾幗志愿者、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黨員先鋒隊通過入戶宣傳、發放倡議書,開展河道整治、村居清潔。各家庭、婦女姐妹身體力行,栽花種苗,妝點庭院,把美麗庭院與家風故事、小院景觀結合起來,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微景觀”。
如今,一批又一批“美麗庭院”精品展現著與過去截然不同的鄉村生活圖景,“編織”出鄉村之美,不斷刷新著鄉村“顏值”,真正讓“小庭院”的美扮靚鄉村“大環境”。
據了解,近年來,竹管垅鄉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為群眾辦實事內容,著力念好人居環境“擔”“建”“促”三字經,發揮支部引領作用,組建環境整治隊伍,由“一時美”變為“時時美”;堅持外樹形象、內塑涵養,持續開展美化、亮化、綠化、凈化等工程;建立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倡導文明新風,有力破解“干部干、群眾看”難題,形成上下聯動、人人參與、齊抓共管、合力共建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