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22日訊(通訊員黃珍珍)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霞浦縣聚焦目標任務,緊扣主題主線,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文明縣城創建工作有機結合,紓民困、解民憂、暖民心,不斷推動“為群眾辦實事”動真章、“為創城做貢獻”見實效。
一是“硬碰硬”補短板解難題。由縣創城指揮部組織開展創城常態化管理綜合整治行動,重點圍繞“臟亂差”問題,集中對城區11條主干道及周邊路段,進行拉網式清理整治,共投入整治力量2019人次,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3341起,查處、拖曳違章違停車輛1661起,拆解收繳遮陽傘(篷)1266把,搬移沿街商鋪占道物品731個,清理占道店招廣告牌324個,撤除影響市容的遮陽網布157塊,切實起到了宣傳發動、摸底調查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震懾作用。
二是“實打實”促落實保實效。針對綜合整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梳理形成《創城常態化管理第一階段綜合整治任務分解表》,涉及19項工作任務及目標,并明確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及完成時限,實行工作進度月報、季報、年報制度。同時,開展常態化管理綜合整治“回頭看”,對第一階段整治及日常督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再落實再解決,實現創建主體明晰化、目標責任具體化、監督檢查常態化,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三是“心連心”聚合力惠民生。統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紅色驛站、物業和業委會辦公地點等場所,提升建設5個近鄰服務中心,搭建小區居民議事平臺。積極開展“居民吹哨,物業報到”“居民吹哨,支部報到”“居民吹哨,社區報到”,把社區黨組織的日常工作搬到民生一線,搬到群眾家門口,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志愿服務,動員1000余名警察、律師、醫生、教師等有一技之長的居民能人發揮作用,主動參與環境整治、交通秩序強化、人居環境提升等活動,切實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小問題”“大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