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為期兩天的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落下帷幕。來自78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多名嘉賓,圍繞“低碳轉型 綠色發展——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主題,共商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之策,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7月14日人民日報)
世間萬物都是互聯互通的,現在是文明擁抱生態的最佳時機,應使生態文明成為全球文明。從本次論壇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看,旨在通過堅持對話協商,探索國際協商機制,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文明思想的國際傳播。受邀參會的各國政要、前政要、聯合國機構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分別發表視頻致辭,表示愿與中方一起,全球攜手、全力合作,推動全球綠色轉型,維護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世界。
共話生態文明,共謀綠色發展。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的作用日益突顯。經過10年積淀,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已成為世界觀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窗口,不斷發出響亮的生態文明“中國聲音”,分享生態環境治理的“中國方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主題論壇上,生態環境部通過視頻發布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模式與典型案例(第一批)》,展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成功經驗與典型模式,為各地開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探索作出示范、提供經驗;在“保護河湖生態·踐行生態文明”主題論壇上,水利部對外發布2020年度《中國水資源公報》。其中,用水效率指標方面,2020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了28.0%(按可比價計算),2020年全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了39.6%(按可比價計算)。當今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潮流,符合國際社會共同期待,為促進各國生態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機遇。
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希望更多國家能借助這個平臺,用不同的語言、觀點和事例,闡述各自對傳播和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做出的貢獻。也希望更多國家能針對全球生態治理的關注點、難點與最新進展發聲,共同探求協同治理之道。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如《2021貴陽共識》呼吁的那樣,堅持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樹立生態治理的大局觀、全局觀,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形成系統性的治理,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和諧統一。(晉安區文明辦李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