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因為遛狗不拴繩,引發了一起極為嚴重的社會事件,不僅肇事人鄒某某因為遛狗與路人邵某某發生沖突,被行政拘留,也為自己的生意和同行帶來極大的傷害。養寵物雖然是個人的問題,但是,處理不好會成為公共問題,給社會文明、公共利益帶來損傷。
這起事件引起了更多人對社會公德、個人品德的再思考。遛狗不拴繩,顯然是有違社會公德的。以往,因為遛狗引發的社會問題不少,狗狗隨地大小便,驚嚇了行人,亂叫擾民等,該用什么態度善后,文明市民自然會及時處理,道歉,解釋,將寵物大小便處理。但是,不文明不講公德的,就張狂到認為自己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
因此,這一社會問題讓筆者想起了公共場合該具備的“六禮”:即言談舉止文明有禮、公共場所文明有禮、鄰里相處文明有禮、行路駕車文明有禮、旅游觀光文明有禮、網上交流文明有禮。因為個人不文明事件,不僅將前三個禮儀揮霍了,更是引發網絡輿論口水戰,也為地方形象,飯店生意帶來不小的沖擊。
用如此代價為自己的不文明養寵買單,可見這是當事人沒有想到的惡劣后果。事發后,不僅自家的企業受到影響,出現多位顧客退酒席、網紅到門店前扎堆蹭熱度的情況。就連外地的連鎖店,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
縱觀不文明養犬的種種弊端,這些都說明“文明養犬”依舊任重道遠,也再次警醒大眾:文明養犬多點責任心,多點文明公德,才能讓養犬問題不再成為文明的硬傷。
其實,要做到文明養犬并不難。多點責任心,多點社會公德,就會改觀弊端,例如前期北京評選出的20個文明養犬示范社區和10個優秀文明養犬宣傳員,他們的文明養犬經驗就值得大家學習借鑒。養寵先要遵循《文明養犬公約》,文明養犬不僅需要犬主提高自身素養,還需要進一步增強馴犬意識,提高馴犬本領,培養有“教養”的狗。
希望這起公共事件,能以儆效尤。也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此事件,并將此作為引領市民實踐綠色環保理念、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是落實文明養犬的重要舉措,引導市民朋友遵守文明行為規范,以責任標準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的一面鏡子,將此作為改善不文明行為,進一步提升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的有效途徑。
當然,給不文明養犬拴好自律“韁繩”,需要更多的人文明養犬在行動的主題宣傳實踐活動,更好地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和網絡達人力量,倡導和帶動廣大市民將文明養犬始于自發、成于自覺,一起行動爭做文明養犬人,更好引領文明“養寵”新風尚。(晉安區文明辦 李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