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村居環境(黃厝村供圖)
移陋習易舊俗
共樹文明“新風尚”
為全面塑造淳樸文明的良好鄉風,黃厝村還制定了“村規民約”,并通過微信公眾號,入戶走訪等方式積極宣傳,讓每一位居民都詳知公約,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我們把垃圾分類、移風易俗、尊老愛幼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使文明新風有了明確導向?!秉S國文提到,現在紅白喜事從簡、人人孝老敬老,村民的環保意識也增強了。
據了解,黃厝村還制定了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報備制度,在黨員干部帶頭作用下,全體村委、眾多黨員都自發倡導紅白喜事不奢辦、民俗日聚餐簡辦,節約村民近數十萬元開支。不少村民還將省下的錢捐給了村里成立的教育基金會。
黃厝村每年還會舉辦和諧鄰里節,評選出“最美鄰居”,平時遇到鄰里糾紛時,村委會也會第一時間介入,實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外,村委會也會定期派村委入戶宣傳,加強鄰里溝通,有效改善鄰里關系。
在黨建引領、多元共治下,鄉村從各方面得到顯著提高,村民主動奉獻意識增強、鄰里守望互助提升、村民矛盾糾紛也減少了。
興產業穩民生
點亮村民“幸福路”
黃厝村的亮點多了,環境變好了,鄉風更文明了,產業發展也是風生水起。
村里除了把農房變身創意滿滿的農耕館、手藝館、老照片館,吸引大批藝術家、文創青年駐扎,發展文化產業外,還積極引入樹葡萄、菊花等種植產業,發展現代農業。
去年6月,村里的“鴻崗窯”正式開窯,還設立古窯遺址項目,通過與村中的陶瓷藝術家協同作用,大力挖掘窯文化,打造古窯特色產業。
經過鄉村振興的一系列舉措,黃厝村從環境、人文、產業都有質的飛躍,先后獲評區“四星級”村、市級文明村、省級文明村和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為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創業,開餐飲店、開建材店、興辦農家樂,帶動村中大量的閑人再就業,村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
現在的黃厝村,可謂是“閑人”變“忙人”,“閑宅”變“靚宅”,“閑地”變“寶地”,一幅富美鄉村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