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啟動“看電影學黨史——安徽校園院線紅色主題電影展映”活動,紅色主題電影《守島人》先后走進安徽警官職業學院、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等省內高校,片中傳遞的家國情懷引發高校學子強烈情感共鳴。(中安在線6月24日)
“島再小,也是我們祖國的一部分”。開山島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黃海海面,面積僅1.3萬平方米(相當于兩個足球場)。開山島雖然小,對于海防國防十分重要。小島起初無電無淡水,野草叢生,海風呼嘯,人跡罕至,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但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從1986年7月15日起開始守島,這一守,就是32年。“家就是島,島就是國,守島就是衛國”。一年又一年,守島,從“有期限的任務”變成了“終生的使命”。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用行動詮釋了敬業精神與家國情懷,他們身上“忠誠、愛國、奉獻、奮斗”的“守島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家國情懷是我們重要的力量源泉之一。在開山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存放著他們190多面被風雨撕破的國旗、40多本海防日志、1部手搖電話機、20臺聽壞的收音機、10多盞用壞的煤油燈。云岫蒼茫聳髻鬟,灌河東去是開山。這座島已不再是一座孤島,而是人們心中的精神高地!英雄的故事理應被更多人知道。在“人民楷模”王繼才離開我們三周年之際,他的事跡被搬上銀幕。在影片播出后,有無數網友用“32年了,我們欠他一個熱搜”表達對心中榜樣的敬畏。透過《守島人》,看到的是一個基層黨員干部赤子情、愛國心,喚醒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開山”之志向、守島之勇毅。
面朝大海,日復一日。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從上小島到去遽然離世,在大多時間里,陪伴他的是妻子和狗狗,是天上的繁星、海上的風雨、船只和魚蝦。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志……他眼前的世界可以說是相當小,小的不足20畝;但他內心的世界卻非常大,用詩人佩索阿的說法,略大于整個宇宙。胸中有丘壑,左手取山川;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每每想到這些,精神就為之震撼,靈魂就受到洗禮。“一個人,一輩子,干好一件事,就不虧心,不虧心,就不白活”。對于王繼才來說,愛黨愛國愛島,就是他“不白活”的意義。
“紅色基因代代傳,使命擔當永不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過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有無數向王繼才同志一樣的“守島人”。他們炙熱赤城的家國情懷,是共產黨人璀璨精神圖譜的生動描畫,是賡續紅色基因、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一份珍貴精神遺產。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開展“看電影學黨史”進高校活動,這是當下青年與先輩的時空對話,也是信仰與奮斗的傳承—。無論身處順境逆境,無論面臨多大困難,廣大青年學生都應以王繼才為榜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守島人”。(莆田文明網 尹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