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18日訊 (通訊員黃文生)時間回到2020年10月中旬,邵武市楹聯詩詞學會造訪春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一幢白瓷磚裝修的小樓,大門上“邵武市春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一行彤紅仿宋體字很養眼,很暖心。中心工作人員陳春花接待了我們,她指著墻璧上的展示模板,在娓娓的講解中帶我們走進一幅幅溫暖動人的畫面中——
大道如虹踏歌行
水北鎮龍斗村,地域遼闊,蜿蜒的富屯溪在群峰簇擁中如游龍般環村而過,龍斗村因此而得名,潺潺富屯溪水在龍斗打了個漩灣,造就了一片廣袤的肥沃沙州好地。種甘蔗蔗甜,熬制的“球糖”(紅糖)為邵武歷史名優產品;種蘿卜個大,白白胖胖,質嫩多汁。山林達8.7萬余畝,碧波蕩漾的山林中種有成片的“黑炭”“東魁”等楊梅新優品種。
龍斗白蘿卜、龍斗甜楊梅,兩個拳頭品牌名氣遠揚。但龍斗人也因此有了煩心事。一是每年五月初,龍斗楊梅只有綠豆般大小,尚掛在樹上,就有商販們從外地運來楊梅冒充龍斗楊梅,不僅在城里出售,甚至將攤點擺到龍斗附近的公路邊,大喊大叫:“龍斗楊梅,龍斗楊梅,又甜又大,便宜賤賣了。”二是“籠里雞,窩里斗”。總有龍斗村民將尚未完全成熟的楊梅早早下樹,又相互殺價:你賣五元一斤,我賣三元。城里人樂了,前呼后擁驅車前往龍斗“采楊梅去”,爬樹折枝,楊梅被糟踏,得不償失。
咋辦?龍斗人搓手無策。
2018年,福建省民政廳為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啟動實施了農村社區“三社聯動”試點。10月底,邵武春暖社工在龍斗村設立村級心理咨詢室,聘請國家二級咨詢師陳春花為主任,為村民開展心理咨詢。春暖社工也勇敢地承接了龍斗村脫貧致富攻堅重任,針對龍斗村民種種糾結,春暖社工志愿者認真的進行一戶一戶登記造冊,摸清底細,制訂扶貧致富可行方案與措施。陳春花則急人之所急,在村里舉辦心理健康咨詢講座,普及心理學知識,提高村民的心理素質,激發村民生產生活的內在動力,指導成立“龍斗村龍馬果蔬合作社”“龍斗楊梅產業協會”等經濟社會組織,并尋求邵武城建監察大隊支持,在城鄉推行“龍斗楊梅邵武專屬市場”等措施,助力龍斗村楊梅產業升級。
口袋要富,腦袋先富。龍斗,公路鐵路通達,靠近城區,占有天時地利,要振興農村需要一批新型智慧農民。為此,春暖社工勇于擔當,帶領龍斗村民到現代化農業示范基地福安市賽岐鎮、南平市享通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實地考察,交流學習。同時,邀請省農科院果木專家到龍斗指導,鏈接省農科院專家的力量,手把手系統地進行果樹栽培、土肥管理、修剪矮化樹形、促花、疏果、保果、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技術授課,破解了困擾農民幾十年的楊梅種植技術提升等難題。2020年,龍斗村在春暖社工的幫助下,成功申請了龍斗楊梅和龍斗蘿卜兩枚集體商標,舉辦了龍斗楊梅節、龍斗蘿卜節,大大提高了龍斗農產品的知名度,拓展新的銷售渠道。
多年來,5名春暖社工及200多名社會志愿者,與龍斗村委會充分聯動,打造了一支新型技術農民隊伍,增進龍斗村自身造血功能,共同打贏了脫貧致富的攻堅戰。
如今,龍斗村建構了村民互助網絡。春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還在龍斗村老年幸福院舉辦了抖音直播帶貨培訓班,50余名村民參加培訓。來自“小螞蟻”傳媒的老師為學員們講解鄉村電商、短視頻的發展和收益,抖音直播帶貨新思路、新方法等,引導學員積極運用自媒體銷售農產品。
為了讓村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春暖社工陸續舉辦了龍斗村反家暴情景劇表演、龍斗村婦女趣味運動會、龍斗村重陽節趣味活動、龍斗村書香浸潤節…… 為村民送上豐盛的文化大餐。
說起龍斗村,有市民感概地說:“現在的龍斗村成為網紅村了。”
而在龍斗村民心中,今日的春暖社工,已是“龍斗人”。村主任親切而風趣地說:“春暖社工,個個是龍斗村的榮譽村民。”
2019年12月31日,龍斗村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春暖社工如春天陽光溫暖大地,如期交出了一份“讓群眾滿意”的答卷,與龍斗村“陽光1+1”牽手計劃項目被國務院扶貧開發司評為“中國社會組織脫貧攻堅50佳案例”。
2019年12月31日,龍斗村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聯合表彰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防控疫情顯擔當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并很快波及全國。 鑒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邵武春暖社工積極響應號召,踐行社會責任,組織黨員以及志愿者積極參與值守、宣傳,為公安交警、環衛工人、中小企業以及農民捐贈口罩,組織志愿者購買滯銷農產品等,并積極參與疫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春暖社工、國家二級咨詢師陳春花帶領應征心理咨詢服務者,聯合多家單位開通心理公益服務熱線,為大眾免費提供心理服務,通過對社區、街道、學校的排查摸底,確定將50戶因疫情原因導致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列為慰問幫扶對象,為他們送上50份“暖春包”,內有服裝、圍巾、口罩、春聯、學習用具等物品。
2020年5月12日,護士節,市立醫院護理部、醫務社工部特邀請春暖社工陳春花,為奔赴疫區援助湖北宜昌的龔特麗、尤小玲等20余名護理人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心理沙龍。陳春花用自己深厚的心理學知識以及親身經歷的個案,為護理人員進行心理疏導、釋放壓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護理部主任郭玉貞說:“活動的效果很好,護理部將繼續聯合醫務社工部開展系列心理輔導活動,幫助臨床一線的護理人員在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下能愉快工作,同時享受生活。
為了做好在外流浪人員的心理救助工作,春暖社工積極與南平市邵武救助站聯合開展“心理關愛”行動,對那些一時無家可歸、被收容救助的流浪漢進行心理疏導,安撫只身在外流浪的老人和孩子的心理創傷,打開流浪人員心結,幫助他們早日結束流浪,回歸和家人團圓,回歸正常生活。
2020年12月23日晚上6點半,南平市邵武救助站接到群眾求助電話:“你好,邵武新汽車站附近,發現一名流浪人員……”鑒于當時疫情防控依然緊要,救助站接到電話立即與春暖社工聯系,雙方聯合組成救助捜索小分隊,冒著夜晚寒冷,共同驅車前往新汽車站,發現流浪人員已不見,隨后進行長達2個多小時步行尋訪與搜索,第二天凌晨終于在黃峭廣場發現這名流浪者。
15歲的小谷是河南人,因跟媽媽慪氣,從家中偷了6000元錢外出流浪,到了南昌、泰寧、邵武,每天都在網吧度過。錢花完了,就露宿在橋洞里,孩子勸不回家,后被接到邵武救助站。為勸孩子回家,陳春花來到救助站為小谷進行耐心的心理疏導,孩子漸漸打開了心扉,最后理解了媽媽,終于同意回家過年。
多年來,春暖社工與全體志愿者不僅為留守老人和兒童送“暖春包”,還經常關愛需要幫助的人。接受過幫助的人一提起春暖社工都豎起拇指點贊:“我們無親無故,你們卻給予這樣的關懷,讓我們心里暖暖的。”
有句俗話說的好:相逢何必曾相識。是的,與廣大受助者雖然非親非故,但春暖社工與全體志愿者都賦予一片愛心、一片溫馨、一片真誠,盡心盡職工作,關懷他人,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徳。
扶弱助殘 不忘初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賢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清《圍爐夜話》便有“百善孝為先”名句,善,是一種道德,孝敬是根本。
為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春暖社工和龍斗村一起舉辦“德孝節”,增強鄰里互動交流,引導村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現場為村里老人慶賀生日,點壽燭、切蛋糕……為老人義診、義務理發等,著力營造“孝行天下”的濃厚氛圍中。
多年來,為了讓殘疾人圓一生出去走走的夢想,春暖社工做好萬全準備,帶領他們圓夢江西大覺山;為了圓殘疾人的一生的舞臺夢想,春暖社工在邵武最大的燕林舞臺舉辦殘疾人專場演出;為了提升老人及殘疾人的慢性病防治意識,春暖社工舉辦系列《老人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邀請志愿者王亞麗、楊家茂等醫師專場講解,更教給村民們手語操,受到老人們的熱烈歡迎。為了解決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作業無人教的難題,春暖社工黨支部號召志愿者開展“關愛兒童、愛心輔導作業、帶愛回家”活動,邵武一中黨員教師劉英、廖小平等人,針對不同類型的留守兒童進行個別心理輔導,手把手輔導孩子們的學習、作業,并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學畫畫、寫書法,讓大家解除心里“疫情”,讓孩子們臉上始終洋溢著動人的笑容。
紅心向黨 賡承發展
砥礪初心,凝聚力量。追蹤紅色足跡,不忘初心使命。
邵武,是革命老區。龍斗,曾留下了許多與反動派英勇斗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如今,春暖社工與龍斗村委會充分發揮老區優勢,認真學黨史、唱紅歌、報黨恩,賡續紅色血脈,弘揚革命傳統,凝聚奮進力量。
今年清明節,春暖社工志愿者們扛著黨旗來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守護初心、重溫入黨誓詞,歌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以現場教育的方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進一步引導志愿者立足崗位奮發有為,努力工作學習,以優異成績獻禮建黨100周年。
春花秋月斜陽照,一臉弘泉燦爛笑。穿上紅色馬甲的春暖社工志愿者們,給人春天般溫暖,賦予人奮斗的青春。他們把愛灑向了鐵城大地,龍斗脫貧致富的現場、防疫抗疫戰線、富屯溪洪災過后清污排淤兩岸、助殘搭建的就業平臺……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這是一個有著近300人的“專、能、紅”高素質的優秀團隊,他們精通各類技術知識,來自教師、醫生、公安、檢察、法院等各領域,正以“春暖”為名,執著追求“拼搏、創新、奉獻”,成立五年來,用愛的奉獻,在鐵城大地寫下一個個春暖花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