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廣場舉行。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領命出征,即將開啟為期3個月的飛行任務,并將成為中國載人航天進入空間站階段后的首批太空訪客。(新華網6月17日)
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中國人民不懈追求的夢想。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代航天人的辛勤付出和拼搏奮進,中國航天事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發展,鑄就了中國航天發展的里程碑,取得了以載人航天、北斗導航、月球探測、天問一號著陸火星等為代表的標志性成就,使我國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國之列。據介紹,2021年我國宇航發射將繼續開啟“超級模式”,載人航天空間站進入關鍵實施階段,計劃完成天和一號核心艙、天舟二號、神舟十二號、天舟三號、神舟十三號等五次發射任務,全年宇航發射次數預計將首次突破40次。
為國出征,每一步都承載著黨、國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發展航天技術,不僅是民族智慧、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提高我國的國際威望,更提升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一個國家對航天知識的普及程度,也代表著這個國家的發展進步水平。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適逢黨的百年華誕,在中國載人航天即將跨入第三十個年頭之際,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順利升空,喚起了中國人更多的激情和格外的感佩。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每一次關鍵技術的突破、飛行試驗的成功、艱巨任務的完成,無不凝聚著黨中央的決策和關懷,凝聚著黨組織和廣大航天系統黨員干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1927年,支部建在連上;2021年,支部建在太空!”百年的實踐證明,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就能夠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鋼鐵力量,戰勝一切強大敵人、一切艱難險阻。這也是中國人民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法寶”。
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是人類不懈的追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將加快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積極開展國際空間交流與合作,使航天活動成果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服務和增進人類福祉,同各國一道,不斷把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向前進。(莆田文明網 尹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