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佳節到,作為一個既富有詩意又蘊含愛國情懷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人們通常在這一天通過裹粽葉、掛艾草、佩香囊、賽龍舟等傳統形式歡度端午佳節。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樣化,要擴大傳統節日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唯有不斷創新方式、豐富形式、有效傳承,進一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采取政府牽頭人民唱戲的方式,賦予文化厚重的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價值,方能使傳統節日歷久而彌新。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深挖傳統節日時代內涵,可以將傳統節日慶祝活動與重大節慶日、紀念日貫穿起來,以慶祝黨成立100周年為主線,以傳統節日為載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使人民群眾在積極參與中傳承節日民俗,感悟中國精神,厚植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情感。
賦予傳統節日時代價值,把傳統節日作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有利契機。深挖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家國情懷等文化內涵,聚焦“永遠跟黨走”主題,將黨史宣教作為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將黨的故事作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的教材,通過組織開展文化講座、黨史故事宣傳宣講、黨史故事展覽展示等形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了解黨史,熟知黨史,從黨史中厚植愛國主義基因,增強民族自豪感,從而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
賦予傳統節日時代價值,把傳統節日作為傳播現代精神文明的有力抓手。精神文明建設是實現黨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之基,深挖傳統節日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組織開展移風易俗、講文明樹新風、反對鋪張浪費等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公眾提供更多享受豐富精神大餐良機的同時,又增強了民族凝聚力。
賦予傳統節日時代價值,把傳統節日作為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載體。深挖傳統節日厚德仁愛、守望相助等方面的精神內核,在節日期間集中組織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鄰里守望送溫暖、為群眾辦實事、走訪慰問等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深化為民辦實事,將便民利民舉措送到群眾家門口,讓人民群眾在歡度佳節的同時感受黨的溫暖。
傳統節日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不可替代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只要充分發揮其作用,深挖其蘊含的時代內涵,真正激活蘊藏其中的根和魂,必將凝聚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強大精神力量。(涵江區委文明辦 楊凌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