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了解端午知識。(同安區少兒圖書館供圖)
閱讀引領
濃情粽意書香端午
“五月節,著食粽。無食五月粽,破裘伓甘放。肉粽阿媽裹,我來斗添火。阿母負責炊,肉粽好食一個續一個……”6月10日下午,同安區第三實驗小學蕓溪書坊里傳出一陣陣笑聲,一個羞答答的小姑娘站在臺上,用閩南語讀著童謠《五月節粽》。
這是由同安區文旅局主辦,同安區文化事務中心(同安區少兒圖書館)、同安區第三實驗小學承辦的“我們的節日——書香中的端午”開始了。
活動現場,兒童文學作家香櫞老師告訴孩子們:“這是一首傳唱已久的閩南童謠,童謠描述了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民俗活動。”在閩南地區,端午吃粽子預示著夏天的到來。閩南的粽子花樣繁多,肉粽只是其中一種,此外還有堿粽、豆粽等,主要以咸為主,而北方的粽子卻是以甜為主。香櫞老師和大家一起分享了繪本故事《小粽子,小粽子》。
端午節之所以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中華節日,不僅僅是因為它處在物候交替、由春入夏的關鍵節點上,也是因為融合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歷史記憶。不忘原鄉原味,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正是我們的中國夢執著的追求,活動中老師還推薦同學們閱讀《端午節》《端午粽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