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書房大講堂第二講圍繞“少年強則國強”作主題對話(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盤活資源 打造家門口的紅色課堂
啟用儀式上,由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選送的節目《接過爺爺的槳兒》進行了展演,10名2021年集美區十佳新時代好少年受到表彰,展現了嘉庚故里新時代好少年們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當天,嘉庚書房大講堂也迎來第二講,集美陳嘉庚研究會副會長、《集美校友》雜志社主編陳經華,廈門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陳新杰,廈門大學嘉庚研究會師生代表以及2020年、2021年市、區級新時代好少年代表,圍繞“少年強則國強”作主題圓桌對話。
“我第一次戴上紅領巾,把手舉過頭頂的時候,特別驕傲、自豪。”陳經華向現場觀眾分享了兒時記憶,講述了錢學森、李四光等科學家不計個人得失,投身科研事業,為祖國奉獻一生的感人事跡。提到剛剛故去的袁隆平,80歲的陳經華難掩悲痛情緒,一度哽咽。他鼓勵在場青少年,要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在攀爬人生階梯的時候,要時時把祖國放在心上,“成為時代前進的推動者、引領者”。
陳新杰說,學生要把“愛學習”放在第一位,“沒有學好本領,不能為祖國做貢獻,那么愛國就是一句空話。”陳新杰講述了作為閩西南首個團支部誕生地,一批革命先輩從集美小學三立樓走出,將革命火種擴散開來的紅色故事,并鼓勵同學們要將好好學習作為落實愛國的具體行動,提高本領為新時代做貢獻。
現場,2021年廈門市、集美區級新時代好少年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踐行嘉庚精神,爭做“誠毅”好少年的故事和感悟。活動由中共廈門市委文明辦、廈門市教育局指導,中共集美區委宣傳部、中共集美區委文明辦主辦,共青團集美區委、集美區教育局、集美街道辦事處協辦。
10名2021年集美區十佳新時代好少年受表彰(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由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選送的節目《接過爺爺的槳兒》(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