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24日訊 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霞浦縣充分發(fā)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明實踐廣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陣地的作用,通過豐富學習載體、拓展宣傳渠道、延伸服務觸角,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前沿陣地,讓黨史學習教育貼近群眾、落地生根、富有成效。
一、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宣傳陣地。一是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圖書館、新華書店門店、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農家書屋等設立“黨史學習教育圖書推薦專柜”、“黨史學習教育驛站”、“黨建黨史閱讀空間”專區(qū),陳列優(yōu)秀黨史及紅色經典書籍,開放式面向基層廣大黨員群眾提供免費借閱學習。縣中心線上開通“黨史學習教育”網絡專區(qū),利用微信公眾號打造線上立體化、內容豐富的黨史學習教育平臺,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打烊”。牙城鎮(zhèn)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利用“喜馬拉雅”音頻平臺的海量有聲內容,制作紅色讀物二維碼,打造“有聲閱讀室”。二是開放全縣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7處、革命遺(舊)址166處、黨史教育基地8處,打造參加學習線路5條,強力助推黨史學習教育。如:松港街道下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用活下村展陳館、沙江鎮(zhèn)壩頭村、水門鄉(xiāng)百筧村、小竹灣村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利用當地紅色資源,通過重走紅軍路、參觀展陳館、重溫入黨誓詞、開展座談會等形式,掀起黨史學習教育“打卡潮”。三是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講堂、道德講堂、老人活動中心等開展“繼承革命傳統(tǒng) 弘揚閩東精神”黨史學習教育講座。
二、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志愿服務隊伍。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成立由鄉(xiāng)村干部、學校師生組成的黨史故事宣講隊,培養(yǎng)“小小宣講員”,廣泛吸納“五老”、專家學者、青年學生等作為文化志愿者,參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內容講解、文明引導等工作,招募專兼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員17名。同時,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 牢記初心使命”為主題的團日活動,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性教育基地,開展紅色青年講解員業(yè)務培訓,為青年講解員提供實踐演練平臺,做好紅色代言人,展現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員的使命和擔當。目前,全縣共有“專業(yè)化”宣講隊伍168支。
三、多形式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一是充分利用本地紅色資源,開展“繼承革命傳統(tǒng) 弘揚閩東精神”主題黨日活動,舉辦“學黨史、知黨恩、跟黨走”主題黨史知識競賽、“鄉(xiāng)村夜讀班”“一簽三講”學黨史、“讓文物開口說話”“尋找紅色印記舊物征集”、方言說評書講述紅色革命故事等活動。二是開展“送學上門”、“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延伸服務觸角,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衛(wèi)生醫(yī)療、科技科普、扶貧幫困等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學習教育開展往深里走、往實里走。三是新時代宣講師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明單位、學校開展“霞浦革命史概述”黨史學習講座,全縣共開展宣傳宣講活動313場次。四是開展群眾性文藝匯演。如:“藝說黨史”紅色宣講系列活動,“唱支畬歌給黨聽”主題畬歌節(jié),創(chuàng)作《歌頌建黨一百周年》畬歌作品,舉辦建黨100周年百姓大舞臺系列文藝匯演、“歲月·流淌的歌”知青晚會、“松港之光·致敬勞動者”廣場文化匯演、鄉(xiāng)村振興唱詩會、非遺集市等“迎五一·慶五四·學黨史”文化活動,極大豐富了廣大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向基層、深入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