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村鎮蘇厝村。(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聚人心弘揚時代新風
為文明創建插上“新翅膀”
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閩南風格的古民居、格調高雅的文化長廊……走進同安區洪塘鎮蘇厝村,宛如走進一幅清新亮麗的水墨畫。17日上午,榮登“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的蘇厝村,探訪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的農家書屋,書聲瑯瑯,琴聲悠揚,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東風的吹拂下,自從有了農村書屋,村里打麻將、喝酒吵鬧的人少了,整個村莊的文藝氣息濃厚了,風氣也越來越好了。”蘇厝村介紹,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蘇厝村還將《蘇氏家訓》印刷成冊,開展經典家訓誦讀、親子讀書活動、座談會等活動,并設置“道德講堂”,邀請專家、宣講團隊等進行宣講,讓村民們汲取蘇氏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素養。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作為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區,同安區已全面建成1個中心、8個實踐所、139個實踐站,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出由“實踐站”延伸到“實踐崗”的做法,打造四級實踐架構,因地制宜打通文明實踐“最后一米”,激發群眾文明實踐新活力。
“群眾在哪里,陣地就開辟到哪里。”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整合各文明實踐站室內功能場所資源外,將文明實踐陣地向村(居)各公共空間延伸、整合、拓展,把田間、林地、茶園、小巷等轉化成一個個鮮活的陣地崗。同時,實施“文明實踐鄰長制”,讓文明實踐由“獨角戲”變為“大合唱”,激發群眾“攜手創家園”活力。
如今,在銀城大地已建設近千個實踐陣地崗,新時代文明實踐已經在基層遍地生根發芽。但精益求精的同安區,仍不止步,在全市率先開發“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云平臺”,科技賦能,打破文明實踐和群眾之間的“時空距離”。
“點單—派單—接單—評單”,通過智慧云平臺設立“百姓微心愿”“我要發布”等模塊,讓百姓“所需、所求,樂于做、樂于幫”的事能輕松通過云端及時發布、對接,有力推進志愿服務對接精準化、便捷化。
此外,同安區還深化“智慧云平臺”與“融媒體中心”融合,提高廣大群眾對文明實踐的知曉率、參與率,以文化人、成風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