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余人受傷……滿目瘡痍,舉國同悲。解放軍、武警戰士、醫生、消防官兵、警察、志愿者……在災害面前他們不曾放棄,創造出一個個生命奇跡。如今,13年過去了,逝者已安息,生者更加堅強,那些在地震中被救出的少年們初心依舊,向陽而生,勇往直前?。?月12日新華網微博)
汶川地震,是一段我們永遠不能忘卻的記憶,我們緬懷生命的逝去,也銘記危急時刻的生死救援、災難面前的守望相助。還記得汶川地震時媒體的一句話:一個能出動十萬軍隊救援的國家,一個總理2個小時就趕到災區的國家,一個因民眾爭相獻血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13年了,我們見證了廢墟上的重新站立,也見證了中國力量的勇毅前行。
什么是“中國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力量,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力量,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體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的力量。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力量的源泉。新時代賦予中國共產黨人更加艱巨的使命,要富強,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首先就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在災難面前,黨指揮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抗擊非典、汶川地震、抗擊新冠疫情等事件中,看出黨的第一時間指揮下,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疫區,爭搶生命時速,打通生命要道,綻放希望之光。
各民族的團結是力量的根本。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團結,是中國實現繁榮昌盛的基本前提,是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中國人民從親身經歷中深刻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災難面前,不僅僅是搶占生命時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樣占有千鈞重量。汶川地震時,民眾爭相獻血能造成交通堵塞,全國各地支援人力、物資、醫療,為四川加油、為汶川吶喊;新冠疫情時,同樣八方支援,更是不少醫護人員、志愿者自動請纓前往疫區奉獻力量。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
奮斗拼搏是力量的體現。十九大至今,“奮斗”成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一個重要的關鍵詞。正如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們,13年,他們堅強奮斗、努力拼搏,從昔日的傷痛中走出來,露出自信與勇敢的笑容,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夢想與未來,用實際行動回饋昔日得到的幫助,各自擁有著五彩斑斕的人生。袖珍姑娘湯星月接過了當年在地震中遇難的啟蒙老師的教鞭,成為一名鄉村音樂教師;劉佳成為一名醫院的文職人員,2020年主動申請去武漢支援;高舉橫幅“長大我當空降兵”的程強,努力奮斗完成夙愿,成為了那支英雄部隊中的一員;“抗震救災小英雄”賈孝龍及被壓廢墟125小時的生命奇跡蔣雨航,成為了光榮的消防員;失去雙腿的代國宏,成為了一名殘疾人游泳運動員,并被譽為“無腿蛙王”;失去雙腿及女兒的舞蹈老師廖智,依舊用獨特的“配飾”假肢舞動青春,成為最自信的舞者,用舞蹈傳遞勇氣和力量;“可樂男孩”蔣梟,成為可樂博物館館長,用實際行動延續“可樂”精神……奮斗拼搏是每個人最堅韌不催的力量,全體中華兒女融匯成澎湃的中國力量,砥礪奮進,春風化雨,用我們的雙手書寫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史詩,描繪新時代新發展的宏偉藍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中國人民始終與時俱進、一往無前,充分顯示了中國力量?!保ㄩ}侯文明辦供稿,作者:鄭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