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安砂鎮志愿者在集鎮中心擺攤宣傳移風易俗、文明新風
文明風4月30日訊 2021年是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開局之年,永安市積極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聯合各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探索多項舉措,扎實推進永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黨建有聲圖書,助力文明創建
永安市上坪鄉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文明創建緊密結合起來,共同助力鄉村振興。為了突破時空限制,結合當前疫情防控,永安市上坪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一樓走廊增設了二維碼黨建有聲圖書館,內容涵蓋“新思想”“改革開放”“鄉村振興”等十多個模塊。打開“鄉村振興”模塊,好家風好家訓、移風易俗有聲圖書出現在眼前。該鄉把好家風好家訓、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制作成15個圖書板塊并附詳細介紹;結合移風易俗重新修訂《村規民約》,制作成上坪鄉《村規民約》剪輯。每天約有100多人次通過有聲圖書館了解到該鄉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傳統文化,有效促進全鄉干群了解該鄉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等工作。
開展文明積分,提升創建水平
貢川鎮龍大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鎮爭位、村爭旗、戶爭牌、人爭星”鄉村振興“四爭”行動,運用“文明積分制”管理模式,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該鎮文明創建活動中起著示范引領的作用,促進文明創建水平的提升。該村在開展“美麗庭院”、“文明家庭”、黨員示范戶、好家風好家訓等專項評比的同時,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計入文明積分制,在村部光榮榜進行公示,并在該戶家門口展示,鎮村兩級干部為優秀家庭授帶頒獎。種種活動促使“要我做”轉變成“我要做”,原來村莊環境雜亂、村民唇槍舌戰,如今全村干凈整齊、鄰里和睦相處、家庭尊老愛幼,群眾參與志愿活動的積極性也高了,有效提高村民道德素質,提升鄉風民風,助力文明創建。
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
安砂鎮培竹村把推動移風易俗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內容,積極引導廣大群眾養成勤儉節約、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該村通過黨建引領移風易俗,黨員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簽訂《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承諾書》,作為移風易俗的倡導者、傳播者、實踐者,積極引導家人、親友及周邊群眾,向陳規陋習堅決說不,培育新風正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把黨的政策、文明生活、優良道德等內容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及時更新完善村規民約,融入移風易俗宣傳內容,村團支部發揮凝聚青年作用,婦聯發揮婦女半邊天的優勢。如今安砂鎮培竹村逐漸形成了“不比闊氣比公益”、“不比物質比素質”、“不比家產比家風”的新風尚,為實施文明創建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書寫鄉愁記憶,弘揚孝廉精神
永安市小陶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積極發動鄉賢村民自籌資金在該鎮五一村創建鄉愁館和孝廉館。鄉愁館集本土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等于一體,被譽為小陶的“習俗博物館”;孝廉館包括小陶紅色故事、家風家訓和孝廉文化故事。自展館開館以來,月均接待來自永安市委市政府、各文明單位、校園及本鎮其他村組織的參觀、學習10余場次,共接待參觀人數達2萬多人次。該鎮通過鄉愁館和孝廉館積極向廣大干群宣傳優秀的家風家訓,弘揚精忠報國、孝廉立身的傳統美德;同時向孩子們傳教良好的家風家訓,宣揚舍身為國、孝老愛親的優秀文化。永安市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永安市民的道德水平和個人修養,助力永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字材料:永安市委文明辦推送,圖片: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