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市民李先生與朋友一起在長沙某網紅飯店吃晚飯,可飯店的一個行為讓他和他的朋友們覺得非常不衛生。原來,飯店服務員將上一桌已結賬顧客吃剩的飯回鍋到電飯煲里,重新攪拌后又再盛出來給新的顧客食用。他和朋友們將自己看到的立刻給服務員說,服務員回答:“不這樣做就浪費了”。(4月15日澎湃新聞)
“節約糧食,浪費可恥”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對于飯店來說,當看著一桶未吃完的飯要作為餐廚垃圾進行處理時,想必其心頭也深感可惜的,否則也不會如此“明目張膽”當著其他消費者的面倒回電飯煲再利用。
從網友留友可看出,對于飯店此做法,支持與反對者皆有,支持者認為這是木桶盛的飯,又不是剩菜,浪費可惜,反對者認為無法保證回收的米飯有沒有問題,這種做法很難保證食品安全。
事實上,無論出于食品安全,還是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飯店將剩飯回收再用,其弊肯定大于利,不能因為杜絕浪費而給食品安全留下隱患。當然,飯店使用木桶給消費者盛飯,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初衷是給消費者一個定量供應,避免消費者扎堆在一個鍋里打飯,產生不必要的不衛生行為交叉,危害客人的健康。
杜絕消費者浪費,餐飲業應有更多的文明擔當。2020年8月12日,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以及美團點評聯合向全國餐飲行業發起了《關于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培養節約習慣的倡議書》,提出要進一步創新宣傳手段,利用企業宣傳屏幕、公眾號、小程序、直播等方式,將倡導文明風尚、厲行節約的行動推向深入。
當下,到飯店就餐,餐館都會倡導“吃不了兜著走”,意思是說,吃不了的時候帶回家繼續吃。丟棄剩飯剩菜的習慣絕對是對食物的浪費,是不好的習慣。但這并不是鼓勵大家“常吃剩飯剩菜”,而是飯店在消費者點餐環節起到應有的作用,履行提醒義務,如提供木桶飯要看用餐人數適量提供,對待消費者的中途加餐,飯店應積極供應,對于取用自助餐造成浪費的行為,應事先告知需加收餐費或服務費等。如在浙江寧波,幾乎所有的餐飲店都會在醒目位置貼有“不剩飯、不剩菜”的提示,有的餐廳還推出“N-1”的點餐模式。
從這個角度來看,將剩飯回鍋后再盛給顧客,飯店缺乏應有的文明擔當。杜絕浪費正確的打開的方式很多,如推廣“半份菜”“半桶飯”,提供打包盒倡導消費者打包。對于消費者來說,也需要養成做“光盤”的習慣,任何時候,我們都需牢記篳路藍縷的創業時光,勿忘紅米飯南瓜湯的艱苦歲月,切莫讓勤儉節約落空于口號、停留于紙面。(莆田文明網 謝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