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19日訊(通訊員陳彬)近年來,霞浦縣文化館貫徹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為核心,以數字化、社會化建設為路徑,努力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文化服務與產品,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獲得感和滿足感。
一是打造陣地,開展免費開放服務。縣文化館在去年疫情期間,對免費開放場所進行設計,將原有場所進行重新規劃、布局,提檔升級標準舞蹈排練廳1個,免費開放廳1個,演藝廳1個,免費開放教室2個,展廳一個,全年開設舞蹈、美術、聲樂、器樂、非遺傳習等8個項目基礎培訓班,以嶄新的面貌服務市民,做好免費開放工作。
二是打造數字化線上服務,豐富文化產品供給。2020年,縣文化館錄制抗疫“三句半”“方言大喇叭”等廣播6條,策劃創作抗擊疫情MV作品《大愛滿人間》《我等媽媽回家》《等你凱旋歸來》等3首原創作品,均入選學習強國等宣傳平臺,推出《聽我說謝謝你-古箏版》《抗疫畬歌》《凝心聚力,共滅毒魔》等創作作品,通過微信公眾號、廣播的方式廣泛宣傳,助力抗疫。推出閩劇專場、文化旅游周開幕式文藝演出、紅樓夢專場音樂會等7次在線直播,開展少年兒童線上書畫比賽、錄制少兒春晚節目等項目20余項,營造良好的線上文化氛圍。
三是創新文化下鄉,打造精品文化活動。結合15場以上文化下鄉文藝演出,組織縣非遺手工藝傳承人、文創企業等打造流動文化集市,擴大文創產品宣傳;征集各鄉鎮(街道)群眾文藝節目,打造鮮活、有趣、有生命力的文藝演出,讓文化下鄉成為普通老百姓圓夢的舞臺。同時,召開全縣文藝協會、培訓中心會議,征集優秀節目,依托新裝演藝廳、舞蹈廳,進一步開展百姓舞臺等活動,選拔優秀文藝節目,組織原創文藝作品,提升文藝水平,開展好建黨100周年宣傳,著力滿足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供稿單位:霞浦縣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