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們為老人剪發。(同心慈善會供圖)
文明風4月16日訊(通訊員 鄒玒 文潔)“非常感謝你們記掛著我。”拉著志愿者的手,廈門市同安區古山村村民感動地表示。11日上午,廈門同心慈善會聯合愛心企業,來到了古山村祖厝門口,為該村70歲以上的老人送去大米,并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每位老人兩袋大米,這些物資都是志愿者和愛心企業一同籌措。此外,愛心義剪的志愿者用他們的行動,讓老年人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懷。
在農村,老一輩人健康意識不強,經常為了省些錢,常年積累的小病小痛都忍忍就過。為加強健康意識,此次義診除了量血壓、測血糖,還送給老年人家里日常常備的保健藥,并詳細說明各保健藥的用途。
為了進一步倡導垃圾分類的理念,同心義工志愿者們在活動現場給村民們普及了什么是垃圾分類,以及我國垃圾分類的方法、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好處。尤其是讓村民們知道了將有害垃圾分類,減少垃圾的污染風險。
村民們聽后都受益匪淺,紛紛表示,以后在處理垃圾的時候,會先將垃圾進行分類,環保正是從點滴小事開始。
為了增強村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志愿者們同時舉辦垃圾分類有獎問答,村民們積極踴躍參與,此舉促使村民積極參與到實踐垃圾分類的行動中,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讓垃圾分類意識漸漸走進千家萬戶,走進村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