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西安社區供圖)
文明風4月12日訊(謝禎 吳黛彥)清明期間,大同街道朝元小西門里,烈屬李添樹迎來了西安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接過一束鮮花和一箱油米面,李添樹感受到社區滿滿的愛。
時間回到去年臘八,88歲高齡老人楊碧玉在西安社區的家中,也迎來了西安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接過臘八粥,楊碧玉臉上的笑容跟送粥人一樣燦爛。每年臘八,西安社區的三四十位老人,都能喝上社區和志愿者聯合送上的臘八粥。而這樣的幸福,還體現在中秋節的月餅、重陽節的手工長壽面等節日禮物上。
同安區大同街道西安社區居委會,位于同安城西路沿街地段,而一排門面中,同安區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的招牌卻非常顯眼?!拔覀儼阉姆种蛔笥业霓k公場所,給志愿者協會辦公。”西安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陳曉燕淡定地說,落戶轄區的志愿者協會,是他們社區最亮的金字招牌。而社區工作者和協會志愿者聯手,成了西安社區最幸福的畫面。
黨建+志愿服務“益同來”
“我們雖然名叫西安社區,卻跟陜西西安沒什么關系。”陳曉燕笑著告訴記者,或許是因為同安有條路叫西安路吧。西安社區位于同安區大同街道老城區,轄區居民8000多人。與其他社區不同的是,西安社區轄區內的小區、居民樓比較分散,且只有兩三個小區有專業的物業管理,社區治理的難度比較大。為此,社區創新工作方式,由社區工作者、黨員志愿者、居民小組長、助理網格員等組成三級網絡進行工作管理,通過建立微信群、“村務通”進行工作落實和宣傳。
前段時間,轄區內的瑞華商業城面臨停車困難的問題。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便積極幫助業主解決問題,引導業主自治,業主們自己籌資在小區門口做了道閘,有效地解決了“停車難”的困境。
在西安社區居委會樓道的風采墻上,只見照片中大多都是掛著胸牌的社區工作者和穿著紅色馬甲的志愿者,聯手在活動現場忙碌奔波的身影。陳曉燕自豪地說,社區聯合志愿者協會打造的“益同來”黨建品牌,就是以“黨建+志愿者服務”的形式,深入開展豐富多樣的志愿活動,讓轄區居民感受到最大的幸福感。
居民志愿者越來越多
感慨地說,西安社區居委會把四分之一的辦公場所無償提供給志愿者協會辦公,而且協會2016年底就開始進駐辦公,而居委會是2017年才開始在這里辦公的,這讓他們倍感“娘家”的誠意和支持。
社區的扶持帶動了志愿者活動的發展,從最開始的十幾名志愿者,到現在注冊志愿者達1322人,流動志愿者上萬人。同安區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秘書長李玉花表示,要是沒有西安社區的全力支持,他們志愿者協會也不可能發展得這么好。到目前為止,西安社區轄區志愿者數,已經占到了同安區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總人數的五分之一。
社區協會聯手高效工作
“我們社區經??梢钥吹街驹刚叩纳碛?,他們是‘愛心廈門’建設第一線的佼佼者。身處這樣的環境,居民們相逢時,臉上都洋溢著善的幸福的微笑?!蔽靼采鐓^78歲的退休干部林證件說。
2020年疫情嚴重時期,西安社區和志愿者協會并肩作戰,共同抗疫,志愿者們都踴躍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城西市場是西安社區最大的菜市場,市場入口一天的人流量高達上萬人次,這成為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一個關口。西安社區把這塊“最難啃的骨頭”交給了最信賴的志愿者協會,協會的志愿者在社區統一指揮和調度下,堅守在市場最重要的兩個路口進行體溫檢測,每時每刻都沒有松懈。
“社區和志愿者協會融為一體,這樣就能更好地帶動西安社區的公益活動,社區的工作也能更好地推進發展?!闭f這話的陳曉燕,滿臉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