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鯉城區第二幼兒園《蹴鞠趣味賽》頒獎儀式 鯉城區第二幼兒園供圖
文明風4月6日訊(通訊員 蘇玲玲)又到一年春草綠,正是一年清明時。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愛國、孝敬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緬懷先烈、先賢,鯉城區充分挖掘中華民族重要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圍繞“廣宣傳、倡文明、祭先烈、知傳統”主題,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市民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傳播者、實踐者,為鯉城區建設“品質名城 現代都市”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廣泛宣傳發動,營造濃厚氛圍
為突出清明活動的主題和重點,鯉城區委文明辦印發《關于鯉城區2021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的通知》,各級文明單位、社區、學校積極響應號召,利用單位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宣傳清明節文化內涵,同時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清明祭英烈 共筑中華魂”主題網上簽名活動,擴大網上宣傳活動的覆蓋面,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清明節前夕,鯉城區消防救援大隊組織指戰員前往轄區街道開展“文明清明”、“綠色清明”、“平安清明”主題宣傳活動,按照“從簡祭掃、錯時錯峰、限制人流”總體要求,在轄區重點區域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擴大清明節消防安全宣傳聲勢。活動共計發放消防宣傳彩頁150余份,為群眾解答疑問50余次。
倡導文明祭祀 推動移風易俗
為確保祭祀活動文明、低碳、安全、有序開展,3月26日,鯉城區委文明辦、民政局過微信公眾號“文明鯉城”發出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并公布鯉城區清明節預約祭掃平臺,引導廣大市民遵循預約、錯峰、限流原則,摒棄喪葬陋習,推動移風易俗,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尚。
為弘揚文明綠色祭掃新風,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海濱街道新門社區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社區志愿者們通過分發宣傳手冊,積極推廣文明、環保、綠色祭祀新理念,引導群眾摒棄陋習,用敬獻鮮花、植樹綠化、家庭追思等文明祭祀方式表達對逝者的思念。
海濱街道金山社區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移風易俗·綠色祭掃”宣傳活動。線上,社區志愿者通過社區居民微信群、上門發放倡議書等方式,倡導居民群眾過文明、綠色、平安、健康清明節。線下,社區志愿者進家入戶為居民發放文明祭掃倡議書,宣講焚燒冥幣、燃放爆竹祭掃的危害,倡議居民參加網絡祭掃、代客祭掃、小規模家庭追思會等綠色祭掃活動。
祭奠先賢英烈 深化愛國教育
區各級文明學校把開展緬懷祭奠革命先烈活動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落實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鯉城區共發動39所學校,師生5萬余人參與“清明祭英烈 共筑中華魂”主題網上簽名活動。同時各校還通過主題班會、主題黑板報、制作英雄人物小報等實踐形式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慎終追遠,緬懷先輩,銘記歷史、學會感恩,傳承紅色基因,珍惜幸福生活。
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加強黨員黨性修養和愛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區各級文明單位、文明社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精心設計廣大干部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節日活動。4月2日,鯉城區委文明辦聯合區委宣傳部、區直機關黨工委、團區委等7個單位共同舉辦鯉城區“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精神血脈”祭掃革命烈士陵園活動。來自機關干部、團員青年、少先隊員代等近139人參加活動,悼念長眠的革命先烈。
在清明節到來之際,鯉城法院團支部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組織團支部委員和青年團員書寫寄語,表達對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悼念之情。
4月1日,泉州市科協與鯉城科協組織黨員到“龍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黨史篇章,緬懷革命先烈。參觀結束之后,黨員們重溫入黨誓詞,進一步堅定以實際行動為黨旗增光添彩的信心和決心。
普及民俗知識 傳播節日文化
鯉城區圍繞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的傳說與清明節有關的習俗、詩詞等內容,讓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鯉城區第二幼兒園開展傳統蹴鞠比賽,讓孩子們了解蹴鞠這一有趣的民俗活動,感受別樣的踢球樂趣,體驗清明傳統文化。
泉州市第一幼兒園開展實踐活動-“包潤餅”,孩子們開心享受“洗菜、摘菜、包、吃”整個過程,加深幼兒對清明節的認識與感悟,進一步了解閩南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4月2日,海濱街道伍堡社區聯合泉州市晉江河道堤防運行中心、鯉城實小等共建單位在“紅色氧吧”開展“學黨史 守初心 迎建黨一百周年”黨日活動暨“我們的節日·清明”社區版《朗讀者》第一期活動。離退休黨支部書記陳其琛同志擔任紅色領讀者,他帶領與會人員以黨的重大事件為線索,以不同時期的典型事例、歷史人物、精彩故事為主題,回顧黨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并借清明追思之際,組織5位黨員居民通過朗讀優秀散文和詩歌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對古代先賢的深切緬懷、對美好生活的真誠歌頌。(中共鯉城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