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起,北京市進入清明祭掃期。同時,隨著天氣轉暖,市民踏青出游增多,旅游景區周邊道路以及相鄰高速公路交通壓力將明顯增加。(3月27日新華網)
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清明將至。今年情況特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雖已常態化,然而隱患尚存。各大公墓是否嚴格對照清明文明祭掃要求,開展規范化和預防舉措?市民群眾是否能遵規守紀,實行“無煙祭掃”,配合入園防疫檢測?屬地全力護航,提供“云祭奠”或“代祭掃”等人性化便民服務?交警部門是否出臺多項措施迎清明祭掃高峰等等,這無疑是對各地執政者治理水平的一次考驗,也是對社會和諧穩定的又一次全面、全民檢驗。確保清明盡文明,理性追思,是時代發展的要求,需要政府、社會、群眾各方面全力配合。
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清明節更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祭掃、踏青、返鄉人員勢必激增,面對交通擁堵、公墓祭掃壓力,各地要做好“清明節”期間安保工作,強化整體防控,嚴格落實各項維穩措施。公安機關、交警部門應率先發揮職能作用,結合實際實行延長周期、錯峰引導、高峰預約等保障措施,對重點區域內人流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并對可能存在的人群聚集風險進行實時評估和預警,以避免發生因人流聚集、擁擠引發的安全事故。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市場監管、林業等部門應密切溝通,切實做好祭掃場所及周邊范圍的人員分流、交通疏導、火源管控、祭祀用品管理等,嚴防擁擠踩踏、火患火災、交通事故等發生;森林公安、消防部門、陵園管理處等應全面排查整治祭掃場所安全隱患,對重點場所、關鍵環節、重要設備必查必看,以實際行動帶動群眾自覺參與文明祭掃。
廣大黨員干部在踏青尋春、緬懷先人之際,應該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時刻繃緊疫情防控和紀律規矩之弦,確保廉潔、文明、安全、綠色過節。要帶頭遵守清明祭掃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帶頭移風易俗,文明低碳祭掃;要大力發動居委干部、平安志愿者開展入戶宣傳,倡導移風易俗,文明祭掃,以家庭追思、網絡祭祀、敬獻鮮花等文明低碳方式,追思先人,寄托思念,宣傳引導市民、村民崇尚文明新風。
聚力做好群眾祭掃安全,應從時代新課題出發,滿足群眾需求。今年,全國各地陵園紛紛開啟“云祭掃”綠色模式,全力細化便民服務舉措。這不僅滿足了身處異地、遠離故鄉的市民朋友需要。同時,隨著“云祭掃”途徑逐漸成熟,集體祭掃、網上祭掃、代客祭掃等便民方式也相繼推出。這讓公墓今后成為“無煙墓區”將成為可能。各陵園管理處應主動作為,大力提倡綠色祭掃的清明方式,開展諸如“擦拭一次墓碑”“敬獻一枝鮮花”“種下一棵樹”等方式,用安全、文明、環保的方式來緬懷先人。(鼓樓區委文明辦 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