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湖里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3月29日訊(通訊員 鄒玒 張舒黎)“并不是穿上志愿者的衣服,帶上志愿者帽子就是志愿者,而是要具備志愿者精神。”日前,廈門市湖里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里,來自全國文明單位湖里區金安社區資深志愿者鄒世恒從自身的故事出發,與湖里區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隊伍骨干一同分享自己作為一名志愿者的感悟。
如何挖掘和培養志愿者,是不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志愿紅”作為文明湖里的那一抹“最亮底色”,經過多年的深耕發展,湖里區志愿服務呈現出制度化、專業化、精準化、項目化的特點。
鄒世恒介紹了自己所在的金安社區文化隊,通過組織活動挖掘了一批優秀的志愿者。在她看來,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應具備五個條件,包括有認同感、有可支配的時間、有學習能力、團隊精神、包容性。鄒世恒通過一個個實際案例講述自己如何成長為一名志愿者骨干,不時與在場的志愿者代表積極互動,并引發了他們的深入思考。
湖里區青年義工協會副會長楊云為大家介紹了青年義工平時開展的服務項目,同時也把這個志愿服務的資源分享給大家;嘉福社區的志愿者林志萍分享了自己作為閩南文化傳播志愿者,如何在工作中融入社區文化、打造宣傳品牌的心得體會;禾盛社區負責志愿服務的工作人員陳志芳分享了社區的樂融合志愿服務隊和親鄰互助志愿服務隊日常開展的工作和特色;東榮社區的工作人員陸長燕分享了作為老齡化嚴重的無物業老舊自治自管小區,社區打造的志愿服務品牌“愛心蓄水池”和愛心志愿者“捐時間,捐特長,捐服務,捐項目”的工作方法。
目前,湖里區匯集應急救援、法律維權、愛心幫扶等各類常態化志愿服務隊伍329支,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隊伍庫,搭建志愿服務供需對接平臺,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提高群眾的滿意度。湖里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湖里區致力于廣泛傳播志愿服務理念,營造濃厚的學雷鋒、獻愛心氛圍,鼓勵人人參與志愿、人人爭做志愿的優良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