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三中的學生們在西蘭鄉研學小鎮營地認真的看教練示范軍訓動作 圖片來源:羅源縣融媒體中心
文明風3月23日訊 “臥倒!”隨著教官一聲令下,4名學生迅速撲倒在地,動作干凈利落。急救包扎、軍體拳教學、非洲鼓演奏、樹葉拓染等……一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在羅源西蘭研學小鎮中心營地火熱展開,來自羅源第三中學七年級的700多名學生成為營地的第一批“客人”。
為進一步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形式,豐富研學教育內容,充分發揮研學基地的“第二課堂”作用。近日,羅源縣西蘭鄉研學小鎮中心營地舉行開營授牌儀式。儀式為畬風紅培研學營地、許洋村畬族文化研學點、洋坪村古民居(國學文化)研學點、壽橋村桃園研學點、磹石村紅色文化(飛仙巖)研學點、七境茶文化研學點進行授牌。活動現場,活潑的民間紅旗舞、畬族竹竿舞表演、中華國學經典誦讀……一連串別具羅源研學特色的暖場節目,將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
近年來,西蘭鄉創新研學實踐新途徑,積極探索“文旅+”的研學模式,推行“行走中的課堂”,整合特有的文化資源,把課堂搬到大自然中,將研學課堂延伸至各個鄉村,讓“一村一特色”為中小學生提供優質的研學旅行、社會實踐及親子旅行,從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與鄉村振興的有機融合,激發了鄉村發展活力。
此次研學小鎮中心營地和各研學點正式開營授牌,就是西蘭鄉推進研學建設,實現鄉村振興“聯村組團”發展的一個重大舉措。西蘭鄉立足于“研學引領、多元融合、組團發展”的總體思路,引進省旅集團投資1200萬元,以羅源的畬族特色為主題,建設一個鄉鎮中心的研學營地,建設開放周邊多個研學教學點。營地占地40畝,目前可容納約855人的食宿,二期開始將可容納1500人的食宿,整合帶活周邊洋坪古村落、許洋畬族特色村寨、西蘭千畝七境茶園、壽橋百畝桃花園(林)、磹石紅色教育基地等較為成熟的旅游資源。
“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我們會制定不同內容的研學內容。”中心營地負責人郭而樵說,今后將開展企業團建、民兵整訓等內容。
研學教育延續和發展了古代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中央出臺將研學實踐納入中小學教育計劃的政策后,2019年,羅源縣中小學生研學社會實踐基地在西蘭鄉成立。
今年,西蘭鄉被列入羅源鄉村振興四大“聯村組團”發展鄉鎮之一,在政策及資金上給予扶持。在此基礎上,西蘭鄉整合資源,將基地升級成營地。“西蘭鄉特色文化元素多且項目成熟,包括畬族文化、古厝文化、紅色文化等,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羅源縣委鄉村振興組團發展決策部署,將各村文化串聯起來,已建成開放1個中心營地、5個研學點,基本形成了‘一核引領、多村協同’組團發展格局,為鄉村帶來了人氣。”西蘭鄉黨委書記杜武義說。目前西蘭鄉正在全力建設其他多個研學點,并在服務群體、服務內容、服務項目上進行拓展,提升服務水平。同時向周邊的鄉鎮甚至全縣輻射延伸,打造羅源鄉村振興的一塊金字招牌,實現“聯村組團、連片繁榮”的發展要義。
下一階段,西蘭鄉將繼續深入挖掘特有文化資源,不斷強化配套完善研學小鎮基礎設施,建設鄉村主干道、研旅停車場、研學點之間串連步道、特色文化體驗館和集鎮環境整治改造提升項目等,以適應研學小鎮組團發展需要。“研學小鎮建成后將有效促進西蘭集鎮重新繁榮,并輻射帶動飛竹、霍口、白塔、松山等鄉村旅游項目融合發展。”杜武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