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劉用欽向學生講訴藏品背后的故事。 平潭文明網供圖
3月是“學雷鋒”活動月,每一代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繼承中華優秀傳統,弘揚雷鋒精神。今年,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中小學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雷鋒活動,讓教師和學生隨時都能與“雷鋒”相遇,受到雷鋒精神的熏陶。
參觀雷鋒紀念品
追逐紅色足跡
3月5日,平潭城關小學舉辦以“弘揚雷鋒精神獻禮建黨百年”為主題的學雷鋒日系列活動。活動圍繞主題隊會、師生觀影、志愿服務活動等內容展開。
當天上午,平潭城關小學黨支部書記王玫帶領黨員教師和少先隊員代表走進平潭紅色收藏品工作室。在這里,與雷鋒有關的雕像、連環畫、小故事、徽章等藏品隨處可見。活動中,紅色作品收藏家、“學雷鋒標兵”、退伍軍人劉用欽拿出有關雷鋒的藏品,向身旁的師生講述背后的故事。
通過這些藏品,師生們更加真切地走近雷鋒。師生們表示,看到這些各個時代紀念雷鋒、學習雷鋒的物品很受感染,要身體力行,把雷鋒精神傳承下去!
志愿服務揚新風
播撒文明種子
3月5日,平潭第二實驗小學開展了“學雷鋒精神,做文明學生”系列活動。
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課、畫《雷鋒》等形式激勵學生向雷鋒同志學習。學校黨員教師還帶領部分少先隊員組成志愿者服務隊清掃國德康養中心。在這一天里,學生們通過了解雷鋒同志生平的事跡,通過志愿服務,深入體會到“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精神內涵。
連日來,平潭城南學校也舉辦“弘揚雷鋒精神獻禮建黨百年”系列活動。
當天,學校志愿者們走出校園到社區,參加凈化家園志愿服務,并宣傳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的行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全體志愿者發揚了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認真清理社區里的煙頭、口香糖、塑料袋等垃圾。在志愿者齊心協力、精心清理下,街道的環境煥然一新。
親子DIY歡樂多
在東嵐幼兒園,家長和孩子一起DIY環保購物袋。
“以后去買菜,就不要用超市塑料袋了。”“保護地球媽媽,是我們的責任。”3月4日,平潭東嵐幼兒園正在上一節特殊的課程——“從小學雷鋒環保我先行”親子DIY。
當天的課堂上,教師向大家普及了為什么要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的意義等內容,引導幼兒認識到垃圾分類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拿到丙烯顏料、環保袋等材料后,二十多對大班幼兒和家長們很認真地在環保袋上繪畫。“這是垃圾分類桶,可以把垃圾扔到相對應的分類桶內。”“這是水龍頭,提醒我們要節約用水。”幼兒和家長們紛紛將他們對環保理解繪在購物袋上,“我要把這個袋子送給幼兒園周邊的商戶,這樣大家去超市的時候,用這個袋子去裝菜,就可以不要用超市的塑料袋了。”大(2)班的幼兒張霈恩這樣說。
親子DIY結束后,老師帶領著幼兒以及家長們前往社區、商戶等地進行宣傳,分發環保袋,呼吁居民使用可循環購物袋,推行綠色環保理念。除了大班親子環保DIY外,在中班還開展學唱雷鋒歌曲、在小班開展認識雷鋒事跡的活動。
在大(1)班幼兒高睿澤的家長高玉看來,幼兒園的環保教育理念很有意義。“現在孩子在家不僅會分類好垃圾,還會收集廢舊物品制作美工作品,如用廢舊紙箱制作筆筒、廢舊塑料積木制作小垃圾桶等。”
“垃圾分類是新時尚,也是全社會需要進行環保生活的一種方式。同時,環保教育也是幼兒園的一個特色,希望通過這樣活動,向家長宣傳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意義。”平潭東嵐幼兒園園長林曉蘭說,在6月份還會開展一場環保劇的演出。
(平潭時報記者 馮榮/ 江信恒/攝 通訊員 翁梅萍 陳玲珊 康小瓊 馮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