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過:“民無信不立。”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那他就不能立足于這個社會。李白《俠客行》中也說過“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形容承諾的分量比大山還要沉重,這也說明了誠信有多么的重要。誠信,是中國五千年來一直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也是值得我們一輩子學習的課程。
近日,一則發生在地鐵站的視頻火了,在武漢地鐵7號線建安街站,一位老人刷卡進站時,已超過免票身高的孫子調皮的緊貼爺爺,完成了“逃票”。面對孫子的“逃票”行為,爺爺沒有就這樣帶他進站,而是轉身批評了孫子,并讓他重新刷卡進站。這則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無數網友的點贊。一張小小的車票,彰顯出道德教育的實效,誠信無小事,爺爺的言傳身教,從孩子抓起,必定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于誠信這件事,需從小抓起,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因為只有從小抓起,才可以給孩子深深地打下基礎,讓孩子從小就沐浴在誠信中,做一個社會的誠信人,一代一代的將誠信傳承下去。畢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中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不講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處世。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不講誠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時,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識破,他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其結果既傷害別人,又傷害自己。為人誠信,言而有信,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華。所以,我們要做到言而有信,一諾千金。
在上海鐵路公安處蘇州站就發現令人不堪的一幕,蘇州站派出所民警在地下出站口執勤時發現一名女性旅客以“貼燒餅”的方式,緊緊尾隨其他旅客通過出站閘機,隨后又立即前往人工售票處退票。這種行為經警方調查發現,這名上海老太太為了去蘇州吃湯圓,從2020年9月開始,采用提前乘車、到站退票的方式,惡意逃票118次,詐騙鐵路票款總計2537元。這種逃票行為屬于誠信缺失的表現。
如果失去了誠信,那么所擁有的一切都將是水中花、鏡中月,如過往云煙,終會隨風而逝。不欺騙、不隱瞞,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誠信是一種美德,是人與人交往的根本,一個成就偉業的人必定懂得誠信。相反,若失去誠信,就等于失去了做人的本質,就意味著失去了人心。有了誠信,才能在成功的路上順利前進,才能登上充滿掌聲的舞臺!
誠,是一個人內在的品質;信,是一個人外在的表現。只有懷著一顆誠實不欺的心,并付諸實際行動,這才是“誠信”。誠信,是值得我們一輩子學習的課程。(閩侯文明辦供稿,作者:李冰晶 何長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