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關愛環衛工人。(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小愛心傳遞大溫暖
注重志愿服務品牌化
同安區在注重志愿隊伍數量增加的同時,也注重志愿服務質量的提升,通過小愛心傳遞大溫暖的方式,實現同安志愿服務的品牌化,“書香郵差圖書漂流”志愿服務項目就是其中優秀的代表。該項目在同安區委文明辦、團區委的支持下,由同安區第一實驗小學師生、途騰車隊(騎行愛好者)等社會各界志愿者發起。以“滿足孩子的閱讀渴望,讓書香在鄉間彌漫”為主題,通過單車騎行的方式,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理念融入到圖書漂流活動中。
活動啟動以來,在同安區周邊的鄉村小學、民辦小學等39所學校建立了“書香郵差”圖書漂流站,參與活動的志愿者累計已達2500人次,其中注冊志愿者260人,“漂流”圖書兩萬多冊,惠及學生5000余人,書香飄滿鄉村學校,甚至漂流到了北京、甘肅康樂縣及遠在新疆克州的少數民族孩子手里。“書香郵差圖書漂流”志愿服務項目也被評為第二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福建省最佳志愿服務項目、廈門市十大品牌志愿服務隊、廈門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十佳特色品牌項目獎。
注重打造大品牌志愿品牌、建立長效機制,放大品牌效能,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放異彩。同安區持續培育孵化“高山上的閱讀”“百孝圓夢”“父母學堂”“親子悅讀成長”“兒童五防”““助學圓夢”、“婦愛婦助”、“益同來”、“銀城銀發”、“池家人”、“流動家長會”、“愛心商戶聯盟”、“暖心宅急送”、“煙頭換愛心蛋”“廢棄電池換眼鏡”“織繪她時代”等一批具有同安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務項目。建立扶持激勵機制,先后投入350多萬元,扶持22個品牌項目。大同街道西池社區獲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服務社區”,陳尚遠等20多人獲評省級以上“身邊好人”。
志愿者在群眾中
群眾在志愿者中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在同安區委文明辦的指導下,同安區金秋藝術團積極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巡演,多樣化生動活潑的文藝節目走進社區和村莊,讓志愿服務如星星之火在銀城大地形成燎原之勢,傳承閩南文化藝術,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據介紹,同安區為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拓展志愿服務內涵和提升志愿服務,緊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啟動了銀城文明引力波“同安區志愿服務超市+星火工程”。該工程以“1+N”“N+1”模式與所有村(居)結對共建“送志愿”,延伸志愿服務觸角,孵化培育村(居)志愿隊伍“種志愿”,催生內生動力,形成“志愿者在群眾中,群眾在志愿者中”,打通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志愿服務超市+星火工程”送服務、抓培訓、種隊伍,做到服務“十必到”,過去一年就新增296支村(居)級志愿服務隊,全區服務總時長達120多萬小時。同安區做大志愿服務和文明實踐陣地,將陣地建在群眾身邊,在榕樹下辦讀報點、公園里開講古場、廣場內設驛站、社區中辟朗讀亭、高山上建黨校;延伸設立各類實踐崗,探索建立“一鄰長帶動10個實踐崗”的文明實踐鄰長制,形成網格化、立體化、全覆蓋的實踐陣地網,構建“人人可為、處處可享”15分鐘文明實踐圈和志愿服務圈。同時,將1021支志愿服務隊6.2萬多名志愿者,以“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群眾參與、志愿者協同”方式力量下沉,推行“錯時、延時、預約、上門”服務機制,變“扎堆見”為百姓身邊“天天見”。
以愛心為載體
提升同安文明高度
愛心幫扶是同安這座城市的文化氣質和顏值標配,用心守望,為愛賦能,也是同安志愿者們志愿服務和文明實踐的初衷。同安區委文明辦放大志愿品牌效益,深化“愛心廈門,同安在行動”,延伸拓展“春風、涼夏、金秋、暖冬”愛心“四季行動”,2020年累計走訪扶持慰問2000多次。在建設線下8個“愛心屋”的基礎上,自主開發線上“云上愛心屋”微信商城小程序,設立每月11日為愛心打卡日,讓愛心永遠在線。
同安區愛心辦介紹,過去一年,依托同安區“920·就愛您”志愿服務聯盟,開展“煙頭換愛心蛋”、“百孝圓夢”等愛心行動,形成了廣泛社會影響。其中,以志愿服務驛站為陣地發起的“煙頭換愛心蛋”活動,累計拾撿煙頭50萬余個,兌換“愛心雞蛋”3萬余個。“百孝圓夢”愛心敬老行動,累計開展50余場,慰問460余名孤寡、困難、殘疾老人。新時代,新啟航,新征程,在同安區構筑“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全息服務”文明實踐新格局下,更多志愿者將繼續發揮志愿服務精神,讓大愛延續、文明長存,讓“同安紅”越來越紅,為建設富美新同安、文明同安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