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山路迢迢。2月6日到16日間,張桂梅拖著病軀,家訪了山區104個學生家庭,這是她連續第十三年的寒假家訪。2020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張桂梅本色不變。作為云南華坪縣女子高中校長、華坪兒童福利院院長,大年三十,她在福利院陪孩子們度過除夕,還親手做了炸蘑菇和熘豆腐;大年初一,她認真巡查女子高中校園各個角落……(2月22日 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茶話會和春節團拜會上強調,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不用揚鞭自奮蹄。一段時期以來,張桂梅的事跡不時見諸各類媒體,之所以感動你我、感動中國,正因為人們從她身上看到了閃閃發光的“三牛”精神,她就是“三牛”精神的模范踐行者,是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黃牛”。
人到中年不幸失去丈夫,張桂梅沒有沉湎于個人情感的傷痛,沒有糾結于個體命運的坎坷,而把全部心血傾注到從事的教育事業,致力于改變大山失學孩子、貧困家庭的命運。沒有子女,也沒有財產,至今和學生一起住在女生宿舍里,全部獎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資累計100萬余元,捐獻給了山區孩子們和其他需要的人,她不正是全心全意、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孺子牛嗎?
為募捐籌建免費女子高中,“規模化”地幫助山里女孩,提高山區母親們的教育水平,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張桂梅被人放狗咬,被吐口水罵是騙子,無論如何困難重重都沒有放棄努力,華坪女高建成至今把1800多個大山女孩送進了大學。“女高不是普通學校,是貧困家庭未來的希望。”張桂梅蹚出一條教育扶貧之路,展現的正是投身脫貧攻堅偉大事業的“拓荒牛”形象。
張桂梅身患心臟病、肺氣腫等23種疾病,多次送往醫院搶救才活過來。盡管如此,可她每天都準時起床,第一個出現在校園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課;
今年2月16日晚結束家訪回到學校,全身疼痛難忍、呼吸困難,被送去醫院吸氧。“我實在是太疼了,可我不放心這些孩子”“她們后面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你豁出命改變她們的命,值!”……張桂梅心里裝的總是教育扶貧事業,惦記的總是山區孩子的未來,唯獨沒有自己。這不正是默默耕耘、忘我奉獻的“老黃牛”嗎?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張桂梅以“牛”的品格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以“牛”的精神唱響新時代奮斗者之歌,為社會樹立了閃亮的精神標桿。(莆田文明網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