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質量與文明健康息息相關,健康的行走,靠人來打造,規避不良嗜好,必須和社會相適應,和環境相和諧,人人提高生活質量,需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新時代通過“三融入”平臺,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讓百姓生活更加文明健康。
融入文明生活平臺,倡導綠色低碳環保。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維護公共衛生,凈化美化環境,培養自主自律生活方式、保持積極樂觀平和心態。弘揚在抗擊疫情斗爭中形成的注意個人衛生、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行為和良好風尚,引導人們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踐行簡約適度生活,樹立愛糧節糧意識,拒絕“舌尖上的浪,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倡導低碳生活理念。
融入文明實踐平臺,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機融入基層治理體系,發揮文明實踐的強大群眾動員力和社會影響力,助推疫情防控應急管理。發動廣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有針對性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提供必要生活保障,營造互幫互助、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抓手,充分運用縣級融媒體中心、村居文化服務陣地,通過宣傳欄、社區廣播、鄉村”大喇叭“、上門宣傳等形式,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教育人們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融入文明創建平臺,厚植文明健康理念。文明城市創建、文明單位創建始終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衛生環境治理轉向文明健康治理。文明村鎮創建要大力破除鋪張浪費、天價彩禮、大操大辦、薄養厚葬、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著力豐富農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納入村規民約、融入日常生活。文明家庭創建要強化居家自我防護,主動參與社區和房前屋后綠化美化凈化,打造綠色整潔人居環境。文明校園創建要組織文明衛生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從小講衛生、懂禮貌,尚節儉、愛勞動,養成文明健康生活習慣。(大田縣委文明辦高上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