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多地中小學在2月22日陸續開學。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認真落實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為師生營造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確保順利開學。(2月22日 澎湃新聞)
2月22日起,全國各地中小學生陸續開學,2021年春節新學期正式拉開了帷幕。根據部署,各級各類學校應充分利用各種途徑,深入開展開學安全第一課,為春季開學保駕護航。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學校教育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學校安全事關學生的健康成長,事關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開學伊始,對全校師生開展包括疫情防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在內的安全教育至關重要。當前,疫情防控已成為一項常態化工作,學校作為師生聚集地,更要把好各個關口,從增強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做起,從指導學生做好自身防護措施做起,讓做好日常防護成為一種日常習慣,筑起牢固的疫情防控墻,切實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當前,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然而,這不能成為我們思想松懈、行為放松的理由。對學校來說,要切實把安全教育課上到師生、家長的心坎上,引導師生、家長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上配合。在筆者看來,學校可通過學生家長群、班會課、廣播等形式,向廣大師生、家長繼續傳播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積極取得家長們的配合,要求學生做好每日抗疫日報、晨午檢報告等;師生進出校園,必須佩戴口罩,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切實做好自身防護。
正可謂“百善文明為先,萬思安全最重”。學校的安全穩定是衡量一個學校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學校要積極行動起來,關注學校日常的安全細節的處理,防患于未然。全體師生和家長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學校各項工作,真正形成“安全有我”“文明有我”的濃厚氛圍,為學生營造一個文明、有序的學習環境。讓我們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范能力,讓安全第一課為春季開學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廈門文明網 陳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