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戲曲文藝演出 沙縣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2月18日訊(通訊員張蓮英)疫情減少了流動性,卻擋不住春天的腳步和濃濃的年味。沙縣以“文明健康 平安幸福”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市民認知、尊重、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營造了歡樂喜慶、文明祥和的節日氛圍。
一波“文化大餐”來襲,讓留沙過年人歡樂欣喜!
線下,在沙縣府前廣場舉辦“奮斗‘十四五’征程 譜寫新沙縣篇章”主題燈展活動,主要布設吉祥門樓和萌趣生肖2個系列燈組以及掛樹彩燈裝飾,用喜慶紅火的花燈為沙縣城區增添濃郁的新春節日氣氛;大年初二,虬城文化講壇再度開講,邀請了沙縣文化“大咖”陳嘉星為大家講述開國將軍張廷發的故事;初一、初三、初六下午,沙縣凝翠閣二樓民樂演奏精彩絕倫,30多首樂曲在現場輪番上演,為虬城百姓帶來中國經典民族音樂盛宴。線上,通過“今日沙縣”app、“沙縣文旅”“沙縣文化館”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展播沙縣小吃制作技藝、沙縣肩頭棚等沙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與虬城百姓分享和探尋沙縣民俗傳統文化,感受沙縣非遺的魅力;舉辦“運動健身進萬家·居家鍛煉抗疫情”新春線上運動會,進一步豐富群眾節日“云生活”,引領廣大群眾居家健身增強體質;沙縣電視臺于2月10日至17日上午10:00時段展播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專題節目,受群眾歡迎,產生熱烈反響。
定制版“新春大禮包”,讓留守兒童留守不留白!
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不少在外打拼的小吃業主,選擇就地過年,留守家里的孩子成了他們最大的牽掛,為此“今日沙縣”APP推出《我在沙縣過春節》專欄,報道專屬于這個春節特別的故事。在沙縣夏茂第二中心小學有16名孩子今年春節不能與父母團圓。春節前,老師們組成了慰問幫扶隊,分組慰問了這些孩子們,為孩子們送去了學習大禮包。 通過老師和留守兒童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在生活上、心理上、學習上的三重照顧,夏茂第二中心小學讓留守孩子們生活不留白,家長缺席但不缺愛。對于家長來說,他們也能安心留在外地過年。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點贊,謝謝你們給了這個春節別樣的暖意。
文明單位貼心服務,為新春佳節加份暖心菜!
沙縣總工會為每位大年三十仍奮戰一線的環衛工人送上一份暖心年夜飯,共送出600多份工作餐,感謝環衛工人的辛勤付出,因為他們,我們的節日環境才能干凈整潔。沙縣紅十字會開展“博愛送萬家”慰問活動,深入南陽、夏茂等鄉鎮入戶走訪慰問貧困戶、遺體、器官捐獻者家屬,共為16戶困難家庭發放慰問金0.8萬元,為36戶困難家庭發放價值1.74萬元的慰問物資。沙縣文明辦組織慰問走訪各級道德模范、身邊好人41人,發放慰問金、慰問品約4.5萬元。城區各級文明單位(校園)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亮明黨員身份、參與治理服務,開展疫情防控、文明健康過節、移風易俗等宣傳志愿服務,營造“工作在單位、服務在社(?。﹨^、奉獻雙崗位”的良好氛圍。
此外,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者有序開展“暖春服務 關愛老人”走訪慰問活動、“村村戶戶搞衛生 干干凈凈過春節”村莊清潔行動、“志愿暖冬 平安春運”志愿服務近260場次,一場“志愿紅”讓新春佳節更加紅紅火火。(沙縣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