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運大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拉開,人們紛紛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以往熙熙攘攘的客流場景已消失不見。然而,人員流動減少,并不意味著擔綱春運主角的鐵路部門能夠松松勁、歇口氣。相反,因疫情與春運的雙重疊加,鐵路部門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不僅要保證運力暢通,讓人們歡歡喜喜過年,還要嚴防死守,阻止病毒通過交通運輸工具、場站傳播。
在這個“特別春運”中,做好返程防疫工作、保障旅客健康安全回家,成為一項艱巨且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國家有關部門印發的《2021年綜合運輸春運疫情防控總體工作方案》中要求,鐵路等交通部門要建立防疫運輸工作,及時疏散旅客,避免人員聚集。作為承擔運輸重任的鐵路部門勇擔重任,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運輸組織,采用“智能+人工”的“智慧”防控新模式,努力保障人民群眾平安有序出行。
當前,我國疫情呈現多點散發零星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形態,疫情總體可控,但因人流量大、出行密集的春運到來,使得防控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復雜,大大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在“特別春運”的返程路上,加快旅客進出站的速度,減少旅客購票、改簽的時間,保障旅客保持足夠的距離,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旅客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確保廣大旅客安全健康回家。
為了完成防疫和出行的重任,鐵路部門在出行路上融入了不少科技創新元素。比如,上海虹橋站首次投入4臺多功能智能保潔機器人,實現站內“零接觸”保潔、消毒;南京南站設置智能取餐柜,24小時不間斷用紫外線進行殺毒;京滬徐州東、宿州東等高鐵站,安裝具有讀取器、二維碼掃描口、刷臉進站功能的新式閘機;國鐵集團推出車票“云改簽”服務......一項項“智慧”新服務登上鐵路春運舞臺,護航旅客回家路,讓旅客在行走之間盡享科技魅力。
春運路上需要嚴格防控,更要溫情服務。在“互聯網+”的科技春運中,仍舊有一部分老年人面臨出行阻礙,他們不會使用自助設備,不會使用手機支付、沒有健康碼......針對當前老年人群體遭遇到的“數字鴻溝”窘境,鐵路部門不僅保留適量的人工服務通道,還增設南京“158”、上海“心尚”、合肥“明亮”等服務臺,精細化提供購票、進出站、候乘車“一站式”服務,為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打開一條條溫情通道。
特別春運,別樣溫暖。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鐵路部門推出人性化的“智慧”防控,一手按下科技“加速鍵”,一手按下溫情“慢播鍵”,確保疫情防控和春運出行兩不誤,助力廣大旅客一路安全暢行,讓這個有些“冷”的春運格外的溫暖。(安溪文明網 程令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