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科技科普"志愿服務隊深入撫市開展"入戶惠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永定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供圖
文明風1月27日訊(通訊員 黃新慶)十四五開局首月,永定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永定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積極呼應群眾需求,組織志愿者深入鄉村農戶、田間地頭、學校企業、種養殖場,扎實開展接地氣、有溫度的"走進鄉村、服務群眾"系列文明實踐活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可和廣泛贊譽。
舉辦"弘揚客家文化,歌唱時代新風"主題文藝表演,組織城區加加幼兒園、藝昕舞蹈工作室、明德國學周末班、 孔廟十番音樂、中小學社會實踐學校等少兒藝術隊伍,精心編排了《客家家訓》、《禮儀之邦》、《常禮舉要》等14個旨在弘揚客家優秀家風家訓的節目,打造傳承優秀家風家訓從娃娃抓起的永定特色,城區各界群眾400多人次觀看了演出,借助家風家訓進行立德教育,讓孩子們參與"家訓家風"活動,接受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啟迪心智,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并在濃厚的表演氛圍中感受家訓家風的魅力。
舉辦"暖心幫扶提技能、崗前培訓促就業"家政、安保人員崗前免費公益培訓,共組織培訓4場,受益226 人。"現在工業園區上班很多優惠政策,政府就業措施又這么好,不僅幫助我們找工作,而且還免費讓我們學技術,根本不需要到外面打工了。"參訓人員高興地說。活動還邀請龍巖技校老師傳授有關技術技能,進一步拓寬了人民群眾的就業渠道。
組織"科技科普"志愿服務隊深入撫市開展"入戶惠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前種植碰到技術難題,不知道找誰,要花錢找專家,現在的政府太好了,農技專家主動到我果園,免費為我們服務,教我們技術,為我們解決實際困難。"撫市鎮東安葡萄園種植戶張龍順說。活動當天農業專家志愿者冒著寒冷的天氣,頂著蒙蒙細雨在葡萄園手把手向種植戶傳授如何剪枝催芽、施肥、農藥使用及溝壑排水等有關葡萄種植技術。當天還邀請了廈門市中藥材專家劉清凱到東華山中藥材基地,指導中藥材種植,發展林下經濟。現場組織專家和種植戶結對服務,互相留電話和微信,搭建服務連心橋,方便后續跟蹤服務指導。
在龍巖市誠智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科技科普志愿者、《永定網》科技工作者等志愿者給養兔場負責人蘇啟珍開發的兔肉丸、"兔夫人"等系列產品提供營銷策略和技術服務,現場為其產品提供線上銷售,解決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專業技術人員還就兔肉的特性,加工過程如何從控制溫度、水分等角度為養殖戶做了詳細的分析與解答。"解決了加工技術、銷售難題我就可以放心擴大養殖規模,我還會帶動周邊貧困戶一起參與生兔養殖"養殖場負責人高興地說。
組織社會心理志愿服務隊走進湖雷鎮上湖小學開展青春健康《成長之道》進校園活動,幫助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預防性侵害等主題教育。組織科普志愿者到撫市中心小學開展科普活動,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十四五開局之年,區委文明辦將秉持"不作秀、唱實功、真服務、聚民心"的活動準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統籌部門資源,凝聚各方力量,扎實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弘揚優良家訓,爭做時代新人"、"走進鄉村田頭,真心服務群眾"等三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貫穿融入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建設之中,讓群眾在改善民生、獲得服務的同時感受到黨的聲音就在身邊、黨的溫暖就在身邊、美好生活就在身邊,共同譜寫好"重振永定雄風、再創永定輝煌"的時代新篇章。(龍巖市永定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