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餐飲服務從業人員佩戴口罩正式入法。1月21日,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福建省餐飲服務從業人員佩戴口罩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明確,從事加工制作、傳菜等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餐飲服務從業人員,在工作時應當規范佩戴清潔的口罩。該《規定》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據悉,這也是全國首個對餐飲服務從業人員佩戴口罩的專項立法。(2021年1月21日 人民網福建頻道)
1月21日,《福建省餐飲服務從業人員佩戴口罩的規定》落地,這是全國首個對餐飲服務從業人員佩戴口罩的專項立法,彰顯了建設中國特色法治社會下,法律對公民生命健康的保障,也彰顯了社會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作為餐飲服務從業人員,理當關注生產、服務過程中的衛生安全,避免因自身原因影響公眾入口食品的質量。然而,我們發現,許多從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餐飲服務從業人員自身的防護意識不強,在從事食品的生產、服務過程中,佩戴口罩的現象并不常見。不佩戴口罩的危害顯而易見,在準備餐品的過程中,特別是在炒制和端送部分裸裝食品的過程中,如果不佩戴口罩,服務人員在直接接觸的過程中,說話的唾沫、噴嚏等會造成污染,影響食品的安全。
當前,社會和公眾越來越關注食品衛生安全,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嚴峻的今天,出臺《規定》更具現實意義。作為食品生產商家要從源頭上把控,切實將佩戴口罩作為一項常規工作抓細、抓實,及時配備充足的口罩并分發給員工,明確要求員工“不佩戴口罩不得上崗”,嚴格要求員工在生產、服務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不得中途私自脫口罩,一經發現給予嚴格的教育,甚至是處罰。作為食品從業工作者,要切實從思想上樹立衛生意識和安全意思,把佩戴口罩作為一種習慣堅持下來,時刻把顧客的健康安全放在心上,給消費者一個安心的就餐體驗。作為消費者,要有自我防護意識,拒絕接受食品從業人員未佩戴口罩提供服務。
佩戴口罩入法,罩住健康和文明。這是對公眾健康的重視,其彰顯的不僅是食品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更是其公共文明素養的表現。我們呼吁,讓口罩罩住社會的健康與文明,真正為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打下良好基礎。(廈門文明網 陳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