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冬季疫情零星散發影響,我國多地中小學生提前放寒假。“學校不開門、保姆回鄉了、老人不敢跨省跑……”一些家庭面對提前到來的假期慌了手腳。記者在北京、河北、黑龍江、遼寧等地采訪發現,一些地方的課外輔導班、“小飯桌”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關閉,給雙職工家庭帶來不小壓力,學校、社區的支持對解決看護難題和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更顯重要。(1月20日 新華社)
當前,疫情防控的弦再次繃緊,面對提前發放假潮,許多家庭慌了手腳。在筆者看來,提前放假的安全有序需要多方合力。
家校對接要及時,有效引導很重要。對于提前放假的孩子,學校應做好放假前的安全教育和家校對接工作。特別是對疫情防控的個人疫情防護和假期學習方法等,學校要通過學校德育科、年段、班主任、科任老師等渠道,對孩子開展相應的講授和教育,讓孩子掌握疫情期間的自我防護知識,認識到當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學會科學、合理地安排假期時間,做到不沉迷手機、電腦游戲,不在家睡懶覺等,教會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引導孩子學會自律,有效利用假期進行補缺補漏;及時和家長取得聯系,及時溝通孩子在學校期間的學習和行為表現,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引導家長利用假期對孩子進行學習和行為方面的引導,激發孩子想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作為家長,要在家校對接的基礎上有效引導孩子,對于沒辦法自己看管孩子的家庭來說,要積極尋得家中老人的幫助,讓家中老人幫忙照看孩子。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自己就可以撒手不管。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的積極配合,只有家校有效對接,才能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不足并利用合適契機開展教育,引導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社區積極來行動,多方合力促成長。除了家庭和學校外,有條件的社區也要積極行動起來,依靠社區工作人員、鄰里和社會志愿力量,盡可能地幫助那些無法照看孩子的家庭,讓提前放假的孩子能夠在安全有序的環境中既得到照顧,又感受到鄰里、社會的溫暖。家庭、學校、社區等積極行動起來,用多方合力讓提前放假更安全有序,為孩子健康、安全的假期保駕護航。(廈門文明網 陳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