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0日是臘八節,這是民間的一個節日。在我國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過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當然,過年,要健健康康過年,所以,臘八節的含義中有“臘者,逐疫迎春”的含義,因此,筆者認為,臘八節也可叫祛疫節。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時代,這個節更有特殊的意義,我們期盼盡快祛除疫情,迎來春暖花開。
古老的節日往往有古代的傳說。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生動的傳說,寄托著人們的一種美好愿望。今日,我們祛除疫情,當然不能靠赤豆,要靠科學防疫,需要靠我們全體人民群眾的同心協力。
進入一月以來,我國多點疫情暴發,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但是,我們已經有了成熟的防控經驗,我們已經具備了比較完善治療方法。雖然多點爆發,但是,可防可控。我們分區分級,精準施策,我們有信心有能力,遏制疫情泛濫。
臘八節是一個有著厚重文化精神的節日,源遠流長,有我們民族文化的根脈,有我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等等。今年,我們過臘八節,我們在享用臘八粥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想到我們每個公民的抗疫責任,更應該向那些依然戰斗在抗疫一線的戰士致敬。
臘八節,祛疫節。每一個抗疫戰士都是臘八節最可愛的人,最值得尊敬的人,我們應該對他們深深的感謝,對他們真誠的致敬。臘八節,請把第一碗臘八粥送給他們。(安溪縣文明辦 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