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山東日照一農民工到餐館就餐時,他在進門前脫掉了手套和帽子,進門后,他還脫掉自己的外套放在了門口的地板上。隨后,他反復蹭著腳底的泥土,又到衛生間再次清理。老板發現后,便將他的衣服撿起放在椅子上。據餐廳老板介紹,她當時看到后感觸很多,而且當兩名農民工吃完飯后,他們的桌面也十分干凈。最終老板決定,當這名農民工再次來用餐時給他免單。(1月19日《新京報》)
農民工到餐館就餐時,因為身上臟怕弄臟座椅。他在進門前脫掉了手套和帽子,進門后,他還脫掉自己的外套放在了門口的地板上。這一幕既讓人感動,也讓人尷尬。感動的是從這一小事中,讓我們看到一群普通農民工的情懷和美德??吹竭@些農民工淳樸厚道和境界,農民工能處處為他人著想,對公共場所環境衛生的呵護,注重社會公德,不讓“自己的一身臟”弄臟餐廳衛生。尷尬的是,嫌棄農民工身上臟的身份歧視,農民工被逼出來的無奈。
農民工“脫衣就餐”,既讓人感動也讓人高興不起來。除了農民工個人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外,更多的恐怕是被逼出來無奈之舉。我們看到,曾經農民工坐公交車,有人嫌棄農民工身上臟,有氣味,而將農民工趕下車等等的人格侮辱和身份歧視的事時有發生。曾經兩位農民工,受凍感冒了自覺戴上口罩,防止感冒傳染他人??墒撬麄兊淖杂X性卻引起同車乘客的懷疑,是不是甲流感,竟然將其攆下車。在一些人的眼里好像農民工生下來就是不講衛生,沒有文明素養的人,因此常常有人冷眼看待農民工。農民工受到冷眼對待的身份歧視現象時有發生。
其實,人們相信大多數農民工是具有一定的素質和覺悟的,他們講文明,懂禮貌,一言一行都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平時能注重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雖然他們干活時一身臟,但是心靈是美的。但是由于社會少數人的偏見和身份歧視,讓農民工沒有尊嚴的生活,所以出門在外處處小心,生怕被人看不起,所以才有了脫上衣翻過來墊座的自覺和自卑,就有“脫衣就餐”的處處格外小心。當前,我國進城和在鄉鎮企業就業的農民工超過2億。城市里的每一幢高樓大廈、每一條寬闊的馬路上,都有農民工的汗水,農民工為社會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他們需要理解和尊重,他們更應該享受“國民待遇”。
筆者以為,從某種意義上說,農民工“脫衣就餐”這是被逼出來的“潔癖”。諸如農民工脫上衣翻過來墊座,赤腳進門,就餐把衣服脫下來放地上之類“潔癖”不宜提倡,做法是不可取的。農民工不要有自卑感,大家也不要有身份歧視,來的都是客,不必拘謹鞋臟,身上臟,應該一視同仁歡迎。無論是農民工還是城市居民,都有生活的權利與尊嚴,只要我們工作做到位,多些周到的優質服務,才能化解農民工無時不在的忐忑、謙卑和不知所措。
誠然,農民工這種注重公共場所的社會公德,講文明,自覺愛護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的良好習慣是值得稱道和學習的,精神是可嘉的。我們感動脫上衣翻過來墊座的細節自覺,更應讀懂農民工脫上衣翻過來墊座背后的權益訴求。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在呼吁,要以平等、尊重和關愛的眼光善待農民工,這并不是說要喚起一般的同情,更在于付諸實實在在的行動。讓農民工平時有尊嚴,生活有希望,奮斗有回報,不再遭受身份歧視,那么農民工脫上衣翻過來當墊座,“脫衣就餐”之類的“怪事”就不會發生,也不會成為莫名感動的尷尬。 (莆田文明網 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