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18日訊 (通訊員 黃燕萍 徐嘉馨)莆田城廂區東海鎮上亭村,一個有著兩千多人口的地方,這里龍眼樹成蔭、交通發達、民風淳樸。冬日時節,走進上亭村,三縱五橫的水泥村道縱橫交錯,各種車輛可達家家戶戶,從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城廂區東海鎮上亭村,全村面積約1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280畝,山地面積1000畝;全村共有3個村民小組556戶,總人口2613人,黨員95人。鞋材、五金、鞋扣、織帶......長期以來,城廂區上亭村注重發展私營企業帶動鄉村經濟建設。
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該村先后獲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第七屆明星村、省“十縣百鄉干村無邪教創建示范工程“活動無邪教示范”、“無訟村”、“零家庭暴力村”等榮譽稱號。2020年,城廂區東海鎮上亭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榮譽。
改善人居環境
村道硬化。圖片來源:城廂區東海鎮
改善農村基礎設施、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優化農村生態環境......生活在東海鎮上亭村這片沃土上,日益完善的村鎮基礎設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便民體系、一系列得民心、順民意的民生工程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美麗鄉村建設新格局。
據了解,城廂區東海鎮上亭村不斷推進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在當地投資建成上亭幸福院,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逐步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為推進城鄉環境整治,提升民生溫度,在上亭村,每月由村兩委帶頭,攜黨員干部一同在村主干道開展環境衛生清潔整治活動,為村民提供環保宣傳,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為進一步優化農村生態環境,上亭村在鐵路沿線1000米可視范圍內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涉及裸山整治30畝,裸房整治29戶及平改坡整治47戶,裸山復綠整治30畝,活人墓整治20多個。
展示精神風貌
文藝演出。圖片來源:城廂區東海鎮
近年來,城廂區東海鎮上亭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建理念,通過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來推進文明村鎮建設,通過建設美麗宜居環境、充實百姓精神生活、弘揚鄉村文明風尚等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舉措來提高鄉村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為進一步匯聚社會愛心,凝聚善行力量,城廂區東海鎮上亭村圍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為主題開展宣傳工作,該村通過組建“青年黨員義教小分隊”著力開展“青春義教”公益行動,組織青年團員、黨員利用節假日時間免費為貧困戶的學生補課教學,用優質的教育幫扶貧困學子助學筑夢。
在東海鎮上亭村,一個個基層文化陣地,一塊塊公益廣告,一場場文化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村民在“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下崇尚文明,該村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等主題活動,引導農村黨員干部帶頭接受家風教育、做好家教榜樣、建設廉潔家庭,啟發廣大農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樹立好家風好家訓的意識,深入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村民的文明素養。
創新基層治理
2020年7月17日上亭村農業種植能手在“扶貧日”為貧困戶技能培訓。圖片來源:城廂區東海鎮
一直以來,東海鎮上亭村立足鄉土實際,通過建立“網格化”服務平臺、構建和諧穩定社會環境、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來創新基層治理,增進民生福祉。上亭村建立“網格化”服務平臺,按照“地域相近、便于活動、易于服務”的原則將全村劃分為4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區內組建由3-4名黨員組成的先鋒隊,構建“村、責任區、戶、個人”的四級網格化管理平臺,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
因舊村改造遺留下的舊房糾紛改如何“破題”?城廂區東海鎮上亭村通過整合資源成立市首個“夕陽紅”黨員調解站,聘請村內責任心強、在群眾中威信高的老年黨員作為專職調解員,及時化解宅基地安置糾紛、鄰里矛盾等多起“疑難雜癥”,深化平安上亭創建工作,不斷推動農村和諧穩定發展。
為強化基層組織自治能力,上亭村及時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具體包括規范日常行為、維護公共秩序、參與平安建設、保障群眾權益、調解群眾糾紛、引導民風民俗等涉及群眾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內容,由該村村干部和德高望重、辦事公道的群眾代表共同參與監督實施,有力引導文明行為,不斷提升村鎮面貌和人的精神面貌,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莆田文明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