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移動公司為受助家庭安裝了“教育盒子”,志愿者講解該盒子學習功能
文明風1月13日訊(通訊員 吳炳端 黃麗禎 文/圖)近日,東南網記者與莆田移動、莆田桑梓公益發展中心、閩善行志愿者同走進仙游、秀嶼、荔城的7個貧困戶家中,慰問11名受資助的學生,給予孩子們關懷與照顧,勉勵孩子在學業中積極進取。在孩子們家中,志愿者與他們嘮學業、磕家常、聊近況,不時叮囑孩子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不忘滴水恩,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拳拳鼓勵,殷殷祝福,愛心助學活動為這些寒門學子點亮了實現理想的希望。
在小戴家中,志愿者們看到術后腿腳不便的戴奶奶正在給孩子們準備午餐,主動接過她手里的活,為孩子們炒起了家常菜。志愿者們與孩子一起聊家常、談學習期間,恰逢小戴母親下班回到家,莆田移動志愿者向她介紹了移動寬帶的幫扶政策,并向他們免費提供了針對學齡兒童的教育盒子產品。據了解,“教育盒子”是中國移動為推動教育扶貧應運而生,是一款專門為全學齡段學生打造的移動互聯網教育產品,植入同步課堂、課外輔導、第二課堂等內容,涵蓋了從幼兒到中學的各種課程,可以讓包括農村海島在內的不同地區學生享受到“同一時間上課”、“同上一堂課”、“同步交流學習”的教育資源。目前在莆田當地,已覆蓋莆田秀嶼區羅盤小學、黃瓜島小學等30個偏遠地區學校667間教室,在4000多個家庭中投入使用。
志愿者為受助學生指導作業
每到一處,莆田移動的志愿者都房前屋后仔細勘察線路,為符合條件的幫扶對象提供實施方案。“謝謝你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幫扶政策。孩子平時的學習我們也輔導不了,有這么好的教學資源給他們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了。”小戴母親聽說移動能夠免費提供教育盒子給孩子們學習,一直向志愿者致謝。
在受助貧困生小李家中,志愿者看到小李正在做數學卷子,便為他指導難點,指出錯題的正確解題方法,并教導小李要有搜集錯題本的習慣,不斷掌握知識難點,更好地提升成績。志愿者還與小李聊起了這學年的成績,分享了薄弱科目語文和數學的學習方法。
“勤學苦讀是寒門子弟擺脫貧困的最好出路,而教育資源的匱乏和缺少家長的輔導是他們面臨的困境。因此對于貧困學生,教育盒子能夠給他們最大的幫助?!逼翁镆苿又驹刚呦蛴浾呓榻B,移動公司會為貧困學生提供兩年的免費使用期,到期后根據他們現有家庭情況再做進一步支持,為特殊困難群體提供更加溫暖、精準的服務,幫助服務對象追求美好生活,不斷增強幸福感獲得感。
在走訪慰問期間,閩善行·壺蘭教育志愿者分別向貧困學生們捐贈了助學金。據了解,壺蘭教育公益項目為“閩善行”子欄目,由東南網莆田站與莆田桑梓公益發展中心共同發起,資金由莆田二中87屆初三(2)班同學會共同捐贈。活動以一學期一次的頻率對其進行幫扶,閩善行志愿者將每年對其進行一次回訪,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繼續進行資助。
如您身邊有思想品德良好、學習成績優異、家庭經濟困難的貧困學子,可通過撥打東南網莆田“閩善行”愛心助學熱線:0594-2535366提出申請。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閩善行”教育公益項目,一起攜手幫助貧困學子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