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港灣’喝口熱水,歇歇腳,非常方便。”工作間隙,快遞小哥李航和馬小林如往常一樣,走進位于北京西城區的中國建設銀行興融支行。這是李航和馬小林工作日中午常來的地方,他們口中的“港灣”,就是中國建設銀行依托各大網點專門為戶外勞動者建立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勞動者港灣”。(1月6日1版《工人日報》)
中國建設銀行依托各大網點專門為戶外勞動者建立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勞動者港灣”,兩年多來中國建行“勞動者港灣”已開放1.42萬個,線下累計服務約1.36億人次。環顧“勞動者港灣”,銀行一側干凈簡潔的空間里,座椅、飲水機、充電器等設施一應俱全,嬰兒車、輪椅等特殊服務向公眾敞開。這樣的安寧一隅,在中國建設銀行很多營業網點都可以看到。1.42萬個“勞動者港灣” 具有倍數的愛心放大效應,充分體現到對廣大勞動者的庇佑,對弱勢群體的關愛與呵護,就像一座愛心橋梁,連接著彼此,將匯聚的愛心傳遞給了千家萬戶。
把特別關愛獻給特殊群體 。冬日里,雖然陽光照在每一個人的臉上,但是霧霾依然遮住一時的太陽。寒風凜冽的嚴冬,那些在街頭清掃馬路的環衛工,那些因欠薪不還,討薪無果的農民工,那些無家可歸流落街頭的流浪漢……這些特殊群體,需要一個臨時落腳的地方,為他們提供一處場所,讓他們在“勞動者港灣 ”里歇歇腳、喝杯熱水,對大家來說不算什么,可是對于特殊群體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的溫暖。“過去工作間歇,我們大多四處找水喝,到處尋落腳點,如今有了愛心驛站,熱不著、冷不著、能歇腳、能看報,真好!”
“勞動者港灣 ”是戶外勞動者的暖心之“家”。愛心公益好比一盞明燈,照亮潛藏在人們意識里的公益之心。愛心驛站用愛心善意鏈接特殊群體,用真情架起關愛的橋梁,用一個充滿愛的方程式牽手關愛溫暖一群人,讓特殊群體安全過冬,這是一個社會的責任與良心。是一座城市應有的人性溫度。“綜合服務站”將一份來自社會的關愛牢牢樹立在受助特殊群體們心中,通過這樣的愛心關愛,能夠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傳遞愛意與溫暖。
“勞動者港灣”讓愛心溫暖處處花開。“勞動者港灣” 是關愛特殊群體的溫馨小屋。成為特殊群體的溫暖“港灣”。“勞動者港灣 ”愛心服務的多元化,不僅是為需要的人們提供休憩的地方,而且讓戶外勞動者等弱勢群體有了溫暖的家,讓“愛”共享,成為寒冷冬日里的一份溫暖人心的正能量。讓那些弱勢群體找到一座城市的歸屬感。具有愛心溫暖的高度和溫度讓更多的“勞動者港灣”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匯聚更多愛心資源,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形成溫暖關愛的正能量。(莆田文明網 風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