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龍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暨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在貂峰村“僑胞之家”舉行 黃飛鳴 攝
文明風1月6日訊(通訊員 鄭志忠)“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元旦,仙游縣龍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暨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在貂峰村“僑胞之家”舉行,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聽文化、賞民俗、品美食,感受不同以往的節日體驗。
本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愛國愛鄉僑胞吳嘉模祖厝為平臺,推出了琳瑯滿目吸引眼球的特色民間美食,同時也讓游客全方位參觀這個被省僑聯評為“五有”僑胞之家。通過游覽吳嘉模紀念室、圖書室、仙游華僑名人事跡展等,讓華僑的愛國愛鄉事跡可看、可感、可聞。正如貂峰村僑聯主席吳自立說:“圣賢是燈趨之心朗,規矩有道循者品高。”這個溫暖有愛的“僑胞之家”,成為貂峰村歸僑僑眷和廣大鄉親們聯絡聯誼、娛樂休閑的活動場所。
今日,這座主體建筑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兩層高共有42間房間和14個廳堂的古厝盛裝打扮迎客,二層三條醒目的紅色標語,仿佛訴說著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傳承的是祖輩僑親愛國愛鄉、勇于奮斗的精神。一大早鄉親們就來到這個大氣古樸的遠峰大埕,做紅團、蒸包子、蒸米糕、炸蔥餅、炸油條、包扁食,忙得不亦樂乎,他們精制的本地特色美食,一股撲鼻而來的濃濃香氣,勾起遠近四方游客的味蕾。據承辦方貂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同志介紹,與首屆相比,本屆新增了清明果、水龍湯等莆仙傳統美食。一位姓楊的游客說:”這次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民間小吃的做法,剛剛我去弄了紅團,小時候看著大人在弄,現在自己動手弄,覺得很好玩。“村民吳金燦說:”我吃了餛燉、油條,有特色的扁肉,覺得包子最好吃,色香味俱全,還能感受到這里的民俗文化。“
整個活動熱鬧非凡,而且文化味也特別的濃。龍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同志介紹,“我們主辦民俗文化節活動,不但要豐富群眾的生活,而且還要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將文明實踐和民俗文化繼續傳承下去。”游客們吃飽喝足之后,可以走進“僑胞之家”吳嘉模紀念室,看看許多富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如吳嘉模寄回仙游的信件,以及由他創辦的皮箱廠所產的皮包皮箱、汽燈、奶粉罐、收音機、電視機、陶器、瓷器等遺留下來的物品,還有吳嘉模結婚時的床和柜子、從印尼寄回來的針車,還有兒童木椅等。通過圖文介紹、實物展出等多種方式,讓訪問者了解鄉村延續歷史,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據了解,此次通過宣傳營銷地方民俗美食和人文特色,打造民俗品牌,弘揚民俗文化,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起來,把鄉村旅游產品推向新的高地。(來源:仙游報道、仙游攝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