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節臨近,但是疫情當前,弘揚文明新風,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讓文明過節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移風易俗,倡導節儉新風。團圓是節日的主旋律,親朋好友相聚,攀比之風極易盛行。在倡導文明節儉的今天,積極響應“光盤行動”,自覺摒棄“舌尖上的浪費”、搞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的不良風氣,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同時,在全國各地紛紛倡導禁燃禁放的今天,全民應該充分認識到燃放煙花炮竹的危害,自覺抵制購買、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參與并自覺遵守“禁燃禁放”規定,全民合力筑起安全環保的“防火墻”。
文化傳承,營造祥和氛圍。中國是文明大國,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中都蘊含著深深的文化內涵,散發著濃濃的文明美德。每年的元旦春節,我們都要掛燈籠、包餃子、購年貨、寫春聯、看春晚……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不少地區更有唱歌、跳舞、猜謎、舞獅、花燈、戲曲等等文藝活動,以文化與文明的形式慶祝佳節。
傳遞家風,打造精神高地。家風是一種精神的傳承,無論是世族大家文字化的家訓、家譜,還是普通百姓父母長輩的一言一行,雖然形式不盡相同,但是都傳遞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道德準則和價值取向。這種精神的傳承,從未間斷,并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熠熠生輝。節日期間,也是一家團聚之際,通過言傳身教,積極立家規、傳家訓,傳遞好家風,弘揚正能量,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家國情懷增強民族凝聚力,建設幸福家庭。
文明出行,遵守交通法規。增強安全意識,倡導文明出行,遵守交通法規。元旦、春節期間,我們往往會返鄉過節、走親訪友,交通安全至關重要。安全無小事,交通安全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和千家萬戶的幸福,把安全放在首位,需要每個人增強防范意識,規范行為舉止,共度平安祥和的節日。
疫情防范,健康平安過節。雖然疫情防控情況整體好轉,但近期個別地區仍出現了感染病例。歡度雙節的同時,疫情防控不放松,堅持不串門、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健康防護。每一個人都應該以實際行動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切實踐行文明新風,健康文明過雙節。
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唯有把文明過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彰顯民族文明之光,才能共建文明新家園,弘揚文明新風尚。(國網長泰供電公司 李小龍;長泰縣委文明辦 許淵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