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一場簡約而溫馨的集體婚禮在江蘇省如皋市如城街道仙鶴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濃情舉辦。來自仙鶴社區的3對新人身披傳統紅色婚衣,腳踏紅色地毯,攜手走入婚姻殿堂,開啟甜美幸福的生活。社區道德典型、幸福夫妻代表以及100多名熱心鄰居來到現場為他們送上祝福。(12月28日《江海晚報》)
簡約而溫馨的集體婚禮的集體婚禮,其意義不僅在于婚禮節儉不鋪張浪費,更在于通過集體婚禮形式踐行移風易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眾所周知,中國傳統婚禮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是華夏文化的重要部分。今天,多舉辦中式婚禮,讓傳統婚禮對接現代文明,使優秀傳統婚禮文化在現代復活,既傳承弘揚了優秀傳統婚禮文化,而且古樸典雅的中式婚禮,浪漫而簡樸,切合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尚。
時下,大操大辦婚禮儀式很盛行,移風易俗的中式婚禮、特別是集體中式婚禮很稀缺。婚禮大操大辦已經脫離婚禮的本質,越來越注重面子感,開支越來越大。結婚是人一生當中的一件大事,辦個體面的婚禮儀式本無可厚非。然而,萬事都有度,一過,往往會走向事物的反面。舉辦婚禮儀式也一樣,即便要辦的體面風光,也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適可而止”。如果為了面子,將婚禮儀式舉辦的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甚至為此背負外債,這樣的婚禮就變成了一種負擔。
不言而喻,移風易俗的婚禮多一些,鋪張浪費的婚禮才能少一些,一增一減,長期以往,移風易俗婚禮就會成為婚禮新風尚。不管是婚禮采用什么形式,只要移風易俗都歡迎。做到此點,不是說說就能實現的,要采取實實在在的支持鼓勵措施,為移風易俗婚禮、尤其是節儉的中式婚禮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比如,農村的文化禮堂(活動室)便是舉行中式婚禮的最好平臺,通過這一平臺,為舉行中式婚禮提供免費場地和服務,將會吸引更多人選擇中式婚禮。
大力引導、倡導、宣傳、推廣移風易俗婚禮,為移風易俗婚禮創條件、搭平臺,需要政府、社會和個體一起努力,各盡其責,使移風易俗婚禮成為個體自覺、社會風尚,讓婚禮返璞歸真,回歸本質。(莆田文明網 孫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