妯娌兩同居住共吃飲勝似姐妹。黃河勇 攝
一般說來,妯娌之間關系比婆媳關系更難相處,因為婆媳間多為生活瑣事紛爭,其中一方還是長輩,并且雙方還會看在兒子(丈夫)的份上忍讓。而妯娌關系就不同了,妯娌間輩份相同,年齡相仿,除了生活瑣事,更多的還有利益的紛爭,因此有“親兄弟、仇妯娌”之說。
可是,我村曾碧溫和蘇買兩妯娌間的關系更像是姐妹。雖然她們倆性格不同,但卻和睦相處,有喜共樂,有難互幫,從沒有紅過一次臉、吵過-次架,都為彼此分憂著想,待公婆似親爹親娘,待家庭其他同輩成員如同胞兄弟姐妹,做到了尊老愛幼,夫妻平等、寬容,關心兒女成長,遵紀守法。她們倆人雖是妯娌,卻更勝似親姐妹,她們用自己的善良、賢惠和勤勞,守護這個三世同堂九口之家大家庭的和諧。
大嫂曾碧溫是幼兒園老師,為人干練,性格外向,育有一男;小嬸蘇買是個平車工,不善言談,為人謙和,在廠里,是一個優秀的工作者,愛崗敬業,樂于助人。大嫂孩子稍微大點,自由支配的時間要相對充裕,便主動承擔起叁孩子的撫養教育重擔,對叁孩子一視同仁,視同己出,有好吃的買叁份,購新衣服也是叁套。每天她都從早忙到晚,生活工作兩不誤,她嫁入黃家十多年間,一家老小始終同居住,共吃飲,小叔和弟媳在我眼里都是自家的小弟和小妹,平時在生活上給他們照顧,在工作上給他們鼓勵。“姐妹”倆的親情多年來一直延續著,叁個孩子也如親兄弟,一起游戲一起玩耍,視兩“姐妹”同樣為親媽。
自從她們嫁入黃家以來,家庭越過越紅火,房子也歷經加層、裝修、翻新等多次建設,每次建設都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姐妹”倆從沒因為誰多出錢、誰多出力的事計較,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盡力相幫,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想著的是大家庭的和睦。“姐妹”倆不僅相互間和睦相處,待公婆也如同親爹親娘,日常生活中給家里兩位老人貼心的呵護,逢年過節給孩子們添置新衣服,也不忘給兩老添置新衣。兩老沒有女兒,卻到處稱贊兩個媳婦如同“親閨女”。
雖然曾碧溫和蘇買兩人相差幾歲,彼此之間的和睦很大方面取決于她倆之間的相互尊重。曾碧溫作為大嫂,只要小嬸蘇買的想法和做事是正確的,她就全力的支持,也虛心接受蘇買給自己的善意批評。兩家也是遇事商量,家里有個十分規范的制度,就是每逢節假日全家人都比較閑暇的時候,兩妯娌會把全家人都聚集起來,對前段時間家里的大大小小需要拿出來討論的事共同有商有量一下,既增進了兩家人的感情,也使一一些積聚的問題迎刀而解。當然平時及時的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問現在兩家孩子的感受,孩子們都覺得兩家的關系比一家人更親。正是兩位和睦的妯娌為小輩們做出了優秀的榜樣,孩子們也懂得如何去建立和美的家庭關系,于是一個良性循環在不經意間由這對好妯娌轉動了起來。
這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用相知相守換地久天長。(許文陽 惠安縣委文明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