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法草案12月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根據草案,制作“大胃王吃播”、涉嫌浪費糧食的音視頻等內容,或將被追究法律責任。草案第三十條明確了這一點: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制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的,由廣播電視主管部門、網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人民幣)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新華網)
音視頻作為一種媒介,對于大眾公眾良俗有著直接的影響。音視頻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只要傳播,就會對公眾產生影響。一些音視頻為了博人眼球,制作鋪張浪費的視頻,顯然與國家倡導的厲行節約唱反調,用法律給予矯正,對于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法律制裁,也是為了更好的正視聽。
眾所周知,正能量的音視頻,對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也是特別容易火的,因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別人這樣做了,我們除了拍手叫好,也會與之同行。同樣,哪些講排場、比闊氣、愛面子等不良風氣和不科學、不文明消費習俗的影響,直接會影響餐飲浪費問題的存在,而且時常反復,成為頑疾。因此,立法反對食品浪費,音視頻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多制作一些厲行節約的公益宣傳,這樣才能引領大眾節約糧食,自覺抵制鋪張浪費。
誠如草案說明,立反食品浪費法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需要通過立法整治浪費行為,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音視頻制作單位和個人,應該認真學習草案,自覺對照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及其部門職責,切實擔當主體責任,明確消費定義,才能從媒介傳播的角度將反食品浪費的制度設計,規定更好詮釋給大家。
引起用戶心靈震撼的,感同身受的,共鳴的內容,是最容易獲得高播放量。廣大音視頻制作主體,更應該深入生活,將生活當中一些節約糧食的好做法、好經驗精心制作;將草案中的要點重點精心繪制,才能讓反對食品浪費真正在法律的引領下,形成多措并舉、精準施策、科學管理、社會共治的反對食品浪費的大格局。(晉安區文明辦 黎昌)